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核心 >> 正文 >> 正文

年,国内学者NatureSci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1-4-13
不平凡的年终于过去了。在这特殊又艰难的一年,有一批科研人员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从Nature、Science发文来看,这一年我国科研人员可谓硕果累累。中国高校的NS总发文数达到了首度突破了单年度篇的大关,有超过60所内地高校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在NS发表至少一篇文章,其中材料相关领域发文40余篇。6月份,我们盘点过上半年材料、化学领域国内作者NS发文情况(从半年naturescience发文来看国内科研竞争激烈程度已进入地狱级),这篇文章继续为大家梳理下半年国内单位NS文章。Nature1.北京大学厦门大学Nature:表面配位层钝化铜氧化过程北京大学的江颖以及厦门大学的傅钢、郑南峰(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发现,在甲酸钠存在下,利用溶剂热处理的铜能够在其表面进行晶体重构并形成超薄的表面配位层。在此前的研究中,该联合团队已经发现利用甲酸盐作为还原剂能够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可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铜纳米片。而此次的研究不仅揭示了这一表面改性策略可以赋予铜在空气、盐雾以及碱性条件的抗氧化性能,还发现表面改性并不会影响铜的热/电导率。此外,研究还引入了烷硫醇配体与缺陷位点进行配位,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铜表面的抗氧化性能。最后,研究还阐释了这一温和的改性方式使用于制备各种形式(包括箔、纳米线、纳米颗粒等)的空气稳定铜材料。因此,研究人员也期待该项工作发展的新型表面钝化技术能够进一步拓展铜的工业应用。年10月14日,相关成果以题为“Surfacecoordinationlayerpassivatesoxidationofcopper”的文章在线发表在Nature上。文献链接:Surfacecoordinationlayerpassivatesoxidationofcopper(Nature,,DOI:10./s---x)2.武大上科大Nature:MOF基复合材料实现高效二氧化碳光还原武汉大学的邓鹤翔、LingZan以及上海科技大学的OsamuTerasaki(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创造了一种新型的MOF内“分子隔间(molecular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8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