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Preface
邵勃PaulShao
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主任
从今天开始,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将推出一档读书类节目——“科创的奥E”。我们第一期的领读人是同学校友们都熟悉和爱戴的张晨老师。
可能大家早有耳闻,复旦管院今年为所有的行政同事赠送了共计29本的科创类书籍,内容涵盖了科技史、科普经典、科学与管理,直到前沿科学研究的各类领域,不一而足。这是管院推行“科创战略”的一项创举,而醉翁之意恰在酒:那就是将科创作为一种文化,注入到管理学院所有同仁们的精神世界之中去。
读书自然是大学工作的一项题中之义,不过跨专业的阅读也殊非易事。奥林项目办公室的同事们决定各显神通,在未来的一年内,挑选几本自己觉得难啃但是开卷有益的科创书籍,细读细品,然后与所有的同学校友共享。在厚厚的29本书里,我们选择了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作为开篇之作。企图心是用最深邃的物理学和哲学眼光,贯穿我们的科创阅读之旅---一如专栏的名称《科创的奥E》中“奥”字所代表的双关之意。
爱因斯坦被认为是整个20世纪最没有争议的伟大人物。他不仅仅是几乎单枪匹马的建立了现代物理学的构架,而且他对于科学与宗教,国家与个人,教育与和平,自由与伦理,都有与他的科学成就相媲美的真知灼见,影响和浸润着现代人的三观。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杨振宁先生回顾了爱因斯坦的同时代人,如何错失了只有爱因斯坦才抓住的机会,进而提出“自由的眼光”(freeperception),远距离的眼光(distantperception),以及爱因斯坦所独有的“孤持”(apartness)成就了爱因斯坦的思想大厦。“同时,这三个互相联系的特征,也是所有科学、艺术和文学创造中的必要因素”。通读此书,我们会赞叹杨先生的眼光之精朔,这是一个大物理学家对于前辈伟人最深刻独到的解读。尤其在目下喧闹的世界,能有自由眼光和孤持的胆识,是多么难能可贵。爱因斯坦的精神资源显得越发稀缺而又古远。
张晨老师特地为这篇文章选择了小提琴版,舒曼的《梦幻曲》作为配乐。一来致敬了爱因斯坦终生的爱好–小提琴(据说琴艺并不高超),二来也为我们“硬核”的科技阅读,带来了人文的温暖和光辉。可谓慧心巧思,令人击赏。
以上为序。祝愿所有“科创的奥E”读者们,开卷有益,我们共同一窥科创的堂奥!
读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仅是天才的科学家,还是公认的思想家。《我的世界观》完整收录了爱因斯坦对人生、科学、教育、战争、友谊、自由、宗教及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贯穿全书的理性文字背后是科学巨匠的人文主义关怀,是一个走下神坛的爱因斯坦丰富而深邃的内心独白。纵观爱因斯坦的思想发展历程,他的世界观和哲学观深受斯宾诺莎理性现实主义影响。对他而言,探索宇宙的真相是对“自然界和思维世界的崇高庄严和奇妙秩序”的追求,是描绘“世界图景”的方式。
思想启蒙
IdeologicalEnlightenment
01
年,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乌尔姆市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犹太人家庭。父母是世俗的犹太人。爱因斯坦的宗教启蒙发生在他就读于天主教学校期间,在老师的影响下他短暂且认真地信奉过犹太教。
十二岁时,爱因斯坦第一次读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十分为之着迷。十二岁少年的心里照进了第一束理性之光。此书后来很多次在爱因斯坦的著作中被提及。年轻时期的爱因斯坦还读过很多歌德和康德的作品。
在大学期间,他在贝索的推荐下读了奥地利学者马赫的著作,并在此后一段时间深受以马赫为首的批判学派的影响。马赫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赖于时空内的物质内容和物质分布存在。马赫对绝对空间和时间的批判对多年后狭义相对论的建立给与了很大的启示。爱因斯坦将马赫的精辟见解取名为“马赫原理”,并称马赫为“相对论的先驱”。
对爱因斯坦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斯宾诺莎。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是同时代人。出生于普通的犹太家庭、本该成为一名普通的犹太教徒的他,却因为怀疑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上帝的存在而被开除教籍和族籍,驱逐出境。斯宾诺莎认为上帝通过自然法来主宰世界,所以物质世界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必然性。“斯宾诺莎的上帝”即整体的宇宙本身,宇宙的结构是可以通过定义,公理和逻辑推理得以证明的。他相信只有上帝拥有完全的自由,人虽然可以试图摆脱外在的束缚,却永远无法获得自由意志。斯宾诺莎对自然和宇宙乃至于“上帝”的理性主义解读在这位未来的科学巨匠的内心涂上了鲜明的理性现实主义底色。
怀有深刻宗教情怀的不信教者
InfidelwithReligiousSentiment
02
虽然在年轻时短暂而热切的有过宗教信仰,但是成年后的爱因斯坦则被一种深刻的“宗教情怀”所驱使。这种“宗教情怀”是科学与宗教的和谐统一。在他看来,科学和宗教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在《科学与宗教》一文中,他提出“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是盲目的。”因为科学是“通过概念化的过程对存在进行后验重建的企图”,而“宗教是实现人类的终极目标的源泉,是一种价值判断”。
他不相信“人格化的神”。他坚信体现自然的法则的宇宙本身就是上帝的代名词。曾有人质问爱因斯坦是否相信上帝,得到的回答是“我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那个在世界的有序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jg/1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