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识为先,文艺其从。”
清华本科教学,始终致力于建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通专融合为特色的教育体系。“i通识”是一个窗口,展示着清华人对于通识的热爱:爱着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碰撞;爱着independent——独立的探索精神和批判能力;也始终崇尚着integral——健全的人格培养与价值养成。
“i通识”,更是“我”与通识的精彩故事。课堂内,我们在老师的指点下品鉴古往今来天文地理的宝藏;课堂外,“我”们畅所欲言,思想激荡,纸笔与头脑碰撞出独一无二的火花。
故此,“i通识——优秀作业展示”将分享一系列同学们在通识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在这些逻辑清晰、视角新颖、学术规范严谨的作品面前,我们欣赏清华人追求卓越的个性风采;同时也期待着更广泛的学理思考,在共同学习、交流中,发掘通识教育的熠熠光彩。
现代机床代表着怎样的技术范式变革?
勒德分子在工业革命中的存在该如何解读?
一个有趣的技术史主题“九宫格”是怎么样的?
今日i通识继续分享
通识课《技术通史》期末考题的巧思与回答
在胡翌霖老师的点评与同学们的精彩作答中
一瞥科学技术严肃而充满奥妙的历史图景
Vol.34No.02
《技术通史》年秋季期末
考试评讲及优秀答卷展示
作者:施庆宇、顾子岩、彭思进等
指导教师:胡翌霖
再看一遍:这份“优秀作业”是怎么来的?
考试为在线开卷考,时间2小时,可参考书籍和电脑,可上网检索资料。考题共7道开放性论述题,每位考生任选其中3题作答,每题分,考试总分为三题平均。老师在每道题中选择一位最优秀或最具示范性的答卷进行展示和评讲。
1
「批卷方法」
答卷先由助教吴岳恒批阅,然后由老师审查调整。老师浏览了每一篇作业并作出了少数大调整(10分左右)和无数微调。
2
「判分规则与调整标准」
助教的判分规则附在每一题后面,老师进行大调整的情况主要是:
(A)学生体现出批判性思考,对题面或老师课堂所说观点有质疑或批评的情况,只要不是胡搅蛮缠,即便在逻辑和要点上有欠缺,额外会给加分;
(B)学生体现出完全没有上过课的样子,对课堂上和课件中明显包含的内容恍若无闻,会额外扣分。
3
「优秀答卷共同要素」
(A)反映出认真听讲;
(B)体现出独立思考;
(C)有引用课件之外的参考资料;
(D)条理通顺逻辑清晰。
题目1:现代机床的标志是什么?请简述现代机床被发明的时代背景,并讨论其历史意义。
(选题人数53,平均分80.8)
「助教评分标准」对农业出现和农业存活两方面进行回答,至少包含两点原因并且内容合理、充实,为80。加分项包括要点全面、内容丰富、引用文献说明。鉴于很多同学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jg/12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