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诱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公认的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实践证明,以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为核心的心脑血管病科学预防,可有效延缓或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科学防治高血压这些谣言莫轻信
误区1:如果不头疼不头晕,说明高血压还不严重。
临床上,部分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没有任何症状,所以不能光凭症状判断血压高低。
长期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导致心脏、大脑和肾脏病变,即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医生通过血压的数值,结合多种手段检查这些靶器官的损伤程度,从而判断高血压严重程度,但并非基于症状。实际上,高血压又称“无声杀手”,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有症状,首次表现即为中风、心梗,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建议,高血压患者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用药控制血压,规律服药。
误区2:没有不适症状,血压轻度升高,不需要吃药。
患者是否需要继续服药,需要医生进行专业评估。
刚刚发现的早期轻度高血压,且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和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者,可在3~6月内先给予改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其他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降压药物。降压药物可以保护血管、预防多器官功能受损。擅自停药不利于血压恢复,血压还会有再次升高的情况,甚至会引起脑卒中等疾病。
误区3:喝红酒可以降血压。
目前暂无相关研究证明红酒有降压的作用。
红酒中有一种名为“白藜芦醇”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糖尿病作用。但其含量极低,所谓的健康功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酒精对身体危害更大,而饮酒则有升高血压的作用;长期饮酒者血压也难以控制。对于没有饮酒习惯者,不主张饮酒。有饮酒习惯者,也建议少喝为宜。
误区4:长期吃一种降压药会有依赖性。
降压药有依赖性,这是不正确的。
降压药属于非成瘾性药物,患者服用后不会对其产生依赖,与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微乎其微,不能因噎废食。
高血压为何会年轻化
1压力导致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过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高血压。
2饮食原因
现代人患高血压的常见因素中,高盐饮食位居首位。钠摄入量过多,会引起钠水潴留,造成血管容量加大,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3肥胖超重导致
肥胖导致体内代谢紊乱、脂肪堆积、血管硬化,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很多高血压患者,治疗减肥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4不良习惯导致
现在很多年轻人有着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经常抽烟、喝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造成血管平滑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而酒精会降低动脉血管弹性,使动脉血管硬化,导致高血压的出现。
早期预防是关键良好习惯受益多
高血压防控的关键是早期预防,从源头上遏制其对身体的损害。
首先,18岁以上人群应定期 其次,健康生活,规律作息。个人是高血压防控的第一责任人,正确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建议饮食少油少盐,合理运动,戒烟限酒,保证睡眠。
最后,做好心理健康调适。尤其是上班族,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要积极调整心态,可利用碎片时间,适当放松自己,缓解压力。
良好的生活习惯受益一生。高血压多为慢性过程,很多老年人出现高血压都是源于年轻时不良生活习惯的常年累积,所以 更多问题,欢迎来院咨询、就诊!!
-(内一科)
延伸阅读
叶春主治中医师:高血压患者为什么服药后血压还是很高呢?
0-6岁婴幼儿语言发育规律
医院举行迎接五一、五四篮球友谊赛
五一小长假健康不放假丨医院正常接诊
医院举行迎接五一、五四篮球友谊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