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关心的
大气物理学院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来啦!
一、招生专业
大气科学类(大气物理方向)
大气科学类(大气探测方向)
安全工程
气象技术与工程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二、毕业生基本情况
大气物理学院届毕业生共人,本科生人,硕士生89人,博士生20人;截止至年3月1日,本科生去向落实率95.98%,硕士生去向落实率94.38%,博士生去向落实率%,总去向落实率95.81%。
1、本科生
本科毕业生共人,男生人,女生人。
生源地前十位的数据为:江苏省41人,浙江省13人、河北省13人,广东省11人,广东11人,湖南省10人,山东省10人,山西省10人,海南省9人,甘肃省9人。
01
就业去向
升学总计人,其中出国(境)升学33人,公务员、事业编制35人,国企7人,军队文职、部队直招3人,其他民营企业36人,待就业10人。
02
国内升学
98人,共有62人选择留在本校继续深造,升学高校分布于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
03
出国(境)
33人,届本科生出国(境)率为13.25%;留学的国家(地区)主要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本科生出国(境)留学院校主要为帝国理工学院、爱丁堡大学以及曼彻斯特大学等著名学府。
2、硕士研究生
硕士毕业生89人,男生46人,女生43人。硕士毕业生毕业去向主要以就业为主,占毕业总人数的91.01%。其中就业去向以企业(其他企业、国有企业),地方基层项目和机关事业单位,高等教育单位为主。行业分布占比由高至低依次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6人升学,去向为南京大学、国科大等高校进行博士阶段学习。
3、博士研究生
博士毕业生20人,男生9人,女生11人。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行业比较固定,均去往行业内事业单位、高等教育、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教育科研行业。博士毕业生东部就业(17)占比85%,西北部(3)占比15%。
三、工作特色及就业帮扶
1、多措并举,转变就业理念
大气物理学院是气象类学院,学生的就业领域相对固定,就业理念相对保守,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创新,气象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气象服务公司、气象数据公司、气象产品公司应用而生,气象行业的就业局势已经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而改变,学生的就业选择面扩大了,但在实际过程中学生的就业理念没有跟随市场的变化而转变,特别是我院安全工程专业,在防雷方向领域已经发生了体质转变的前提下,转变学生就业理念成为就业工作推进的重点。
01
明确思想认识,实行就业全过程引导
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以及各系主任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就业教育以及职业相关的基本素质教育。学院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邀请各系主任以及专业教师,结合各自在科研以及相关领域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专业工作教育和专业就业形式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全面的教育让学生能够了解专业需求,认清专业的就业市场,对专业领域的发展和变化了然于胸。年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多次,同时邀请分管领导、系主任以及导师开展过多次关于就业、升学相关专题座谈和报告,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就创业水平和能力。
02
创新制度建设,加强就业市场导向
学院在制度层面推行“双导师制”,聘请气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带头人及骨干,建立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协同培养学生的新模式。校内导师负责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传授和讲解,校外导师将最新的业务和市场需求带进校园,为大学生实践创新提供源动力,共同推动专业发展,一个行业带动一个专业的发展,一个专业辅助一个行业的进步。学院实行全员推动就业工作,设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关于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学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就业指导工作小组和双创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就业联动机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
双创指导教师动员会
成立双创领导小组
03
加强朋辈交流,发挥榜样引导优势
为切实发挥优秀学生、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朋辈引导作用,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促进低年级学生成长、学业提升,学院一直坚持邀请高年级优秀学子、党员给低年级同学进行经验分享。年组织本科生党员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春风行动”,比如邀请郭湘、胡嵘等同学分享了他们参加学科竞赛的收获和经验,形成“薪火助学团”,帮助学生制定考研复习计划,分享考研经验。以上活动促进了学院高低年级之前的交流,同时促进了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类竞赛的积极性。
1
2
3
1、“职通未来,助力远航”就业经验分享会
2、生涯人物访谈
3、气象工作漫谈
2、多管齐下,拓宽就业渠道
01
引进企业奖学金,树立学生就业信心
我院四个本科专业就业以气象类单位、防雷公司为主,近年来气象行业改革,市场化趋势明显,为了鼓励和促进学生多样化和高层次发展,我院积极与各气象相关单位以及企业加强联络,设置了天诺基业科创基金(2万/年)、菲尼克斯奖学金(1万/年)、林萍奖学金(2万/年)、中普创新创业奖学金(2万/年)、最美天气奖学金(10万/年)等多项企业冠名的科创奖助学金。这些基金、奖学金、助学金专款专用,用于大学生专业实践训练、创新、创业以及表彰优秀先进学生代表。其中“最美天气奖学金”和“菲尼克斯奖学金”专门针对毕业班品学兼优的学生予以表彰,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考研的队伍当中。我院企业奖学金的数量位居学校前列,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增加了企业对于我院各专业的认知和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未来深造和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了解企业,熟悉企业,认知企业提供了条件。使学生能够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转变就业观念,实现高质量就业。
02
召开线上线下招聘会,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年疫情依然肆虐,学生返校晚,线下招聘缩减,为了解决我院学生的就业问题,3月份,学院克服困难邀请了20多家防雷公司来校进行专业专场招聘会,引进多家高质量的用人单位进校招聘,至今防雷专场招聘会已经进行过五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都积极主动和我院联系,希望能够参加专场招聘会,因此,每届招聘会上,参与的招聘单位数量逐年增加。能够让更多的应届毕业生都有机会接触优秀的企业,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我们把专场招聘会的时间设为国家研究生考试之后。这样,众多安全工程专业的考研学子也能够通过专场招聘会与企业接触,为他们提供了另一条可选择的道路。年专业招聘会后,有多名同学签约招聘单位,效果良好。
防雷招聘会现场
03
设立各类实习基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我院积极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院已与江苏省气象局防雷中心、上海市气象局防雷中心、北京市气象局防雷中心、厦门泰恒防雷公司等签订了相应的联合培养协议。学院与企业紧密联合,依托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培养人才。年又新增多家校外实习基地,这些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极大的提高了学院学生特别是防雷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职业技能的掌握。为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特别是我院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定期将学生送到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学生利用专业实习,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进行对照,找出自身的不足,及时改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职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就创业实习基地挂牌
校企合作洽谈会
3、稳扎稳打,强化就业服务
01
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打造智能就业服务体系
为保证毕业生在第一时间掌握准确考研和就业信息,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发挥现代通讯优势,利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jg/13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