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加入“学术严选”会员,海量资源无限下载,所有数据动态更新!!
文:陈晓红、李杨扬、宋丽洁、汪阳洁,转自:管理世界
摘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相关数字经济理论研究滞后,难以准确解释新经济现象和更有效指导新发展阶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本文聚焦数字技术变革对相关经济学基本理论发展的影响,力图助推中国特色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创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主题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文章首先提炼了数字经济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以此为逻辑起点,基于“内涵特征—现实表现—核心理论—方法体系”学理链,构建了一个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框架。其次,本文相继阐释了理论体系框架中的数字经济内涵与特征、数字经济核心理论,以及技术变革下的数字经济研究方法体系。最后,本文讨论了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拓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未来展望
一、引言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Singhaletal.,;陈晓红等,)。根据《年数字经济报告》,全球数字经济活动及其创造的财富增长迅速,数字经济规模估计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5%~15.5%,并持续扩大(UNCTAD,)。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新技术形成新产业、新产业催生新模式、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三条路径,推动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李晓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如何高效利用信息技术、有效配置数字资源,实现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变革,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Corbett,;陈晓红等,a,b;赵涛等,)。
数字经济日益重要,迫切需要对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新形态和新模式加以理论阐释和分析,以增强经济理论对支撑和引导新发展阶段下经济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实际上,数字经济的出现正在加速变革传统经济模式(陈晓红,;赵涛等,)。与传统经济相比,数字经济是信息技术革命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表现,在提升信息传输速度、降低数据处理和交易成本、精确配置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GoldfarbandTucker,;许恒等,)。由于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和演变形式,对其系统性理论与规律认识不足,不仅使得实践应用缺乏可靠依据,也无法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逻辑连贯的政策建议(陈晓红等,;刘航等,;许恒等,;戚聿东、肖旭,)。尤其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尚面临产业基础能力不强、先进技术与国际差距明显、法律制度环境不完善等不少挑战(朱紫雯、徐梦雨,;李晓华,),亟需明晰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增强对数字经济理论基础和演进逻辑的学理性认识,从而有效指导数字经济发展实践。然而,迄今为止,除易宪容等()和姜奇平()对数字经济理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做了相关阐释外,尚未见国内外文献对数字经济理论进行系统论述。基于此,本文意在总结现有国内外相关数字经济文献及研究进展,探索构建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框架,提炼出关于数字经济理论的具体内容,并阐述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引起更多中国学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1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