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国家开放大学改革创新,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服务能力水平,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书香校园,6月15日,国家开放大学年学术沙龙第四期暨读书沙龙首期图书推介导读活动正式启动。
首期读书沙龙的主题为“读书?学术?生活:我与书的故事”。中央党校一级教授王怀超、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薛二勇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臣、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孙福万为圆桌学者,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守刚为主持评论员,经济管理教学部徐金海博士为评论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戚姝博士主持本期读书沙龙。总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现场参加活动,部分总部学部教师代表、分部教师代表及其他教育部直属单位代表全程线上参与活动。
刘臣为活动致辞,并发起读书号召。一是广大青年朋友要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读书是促进广大教师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通过阅读来提升教师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让阅读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自觉行为。二是要读专业的书籍。专业是每位教师安身立命的前提,是教师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学识扎实是教师的基本功。要不断阅读、钻研专业书籍,做到术业有专攻。三是要阅读有益的书籍。读一本好书,可使心灵充实,明辨是非。以书为友,一生受益;以书为伴,一生幸福。刘臣带领出席本次活动的全体青年教师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要求:“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专家分享环节中,王怀超教授分享了决定他一生信仰与职业的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书中两部分内容一直让他记忆犹新。一是恩格斯在书中用通俗、经典的语言所阐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提出,社会主义学说才得以从空想的荒漠中走出来,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二是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充满科学理论的逻辑力量,令人信服。
薛二勇教授结合自身职业成长经历,谈到读书应遵循“四个结合”的基本逻辑。一是要把读“死书”与读“活书”相结合,把书本里的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时代背景结合起来阅读。二是要把读“专书”与读“杂书”相结合,既要仔细深入地读透专业书,又要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书。三是要把“多读书”与“会生活”相结合,读书要融入生活,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四是要把“精读书”与“快读书”相结合,要抓住重点,注重效率,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圆桌漫谈环节中,孙福万教授、陈守刚以及徐金海就本期主题分别谈了心得体会,并与现场嘉宾展开讨论。
孙福万就当下如何读书的问题,谈了十个读书“断想”,包括读书的意义、通识性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读书和写作的关系等,为青年学者在如何读书、如何做学术方面提供了指导(《关于时下读书问题的断想》将在“五棵松读书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1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