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历史 >> 正文 >> 正文

制造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2/6/24
导读

来源:《数字经济》年第4期

作者:刘鹏郭江杰(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全文共字,建议阅读12分钟

近20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并与实体产业持续深度融合。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逐步发展壮大,占全国GDP比重已达40%,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列篇章,进一步为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各产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正处于政策支持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迭代应用等新格局下的快速发展时期。因此,笔者聚焦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专题,对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和机遇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企业实施转型工作的路径和策略,与各位质量同仁探讨研究,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对数字化转型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在数字化转型工作中,通常有几个概念比较容易混淆,这些概念主要有: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把这些概念厘清是确保工作方向不跑偏、目标不混淆的前提。一是数字化。数字化原特指电子领域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例如,把一段波形转化为数字化信号,计算机出现后,概念扩展为把一幅图像、一段声音转变成计算机能够存储的数据格式。换句话说,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处理工作就是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之上。二是信息化。信息化更侧重于流程管理,比如说我们常说的OA、ERP等管理信息系统,绝大部分目的是提高工作程序的规范性,提高日常信息流转、处理的效率,我们常说的“让信息多跑路,让人少跑路”就是信息化的作用。三是网络化。网络化的含义更多的是在硬件层面,通过网线和通信协议把多个计算机、网络设备或者工业硬件设备联结成一个网状结构,网络价值通常用网络上节点数量的平方来度量,联结的设备越多,网络价值就越大。四是智能化。智能化是近几年比较火热的一个词,智能化不是简单“增删改查”的数据操作,也不仅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13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