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图谱(KnowledgeGraph)是谷歌于年提出。企业通常出于商业目的去设计新的概念和名词。但每一个概念的提出都有其历史渊源和本质内涵。下面列举了知识图谱相关的几个概念,并简要阐明了它们与知识图谱的关系和区别。
KnowledgeBase:通常翻译为“知识库”。知识库是人工智能的经典概念之一。最早是作为专家系统(ExpertSystem)的组成部分,用于支持推理。知识库中的知识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例如本体知识、关联性知识、规则库、案例知识等。相比于知识库的概念,知识图谱更加侧重关联性知识的构建,如三元组。
TheSemanticWeb:通常翻译为“语义网”或“语义互联网”,是Web之父TimBernersLee于年提出的。语义互联网的核心内涵是:Web不仅仅要通过超链接把文本页面链接起来,还应该把事物链接起来,使得搜索引擎可以直接对事物进行搜索,而不仅仅是对网页进行搜索。谷歌知识图谱是语义互联网这一理念的商业化实现。也可以把语义互联网看做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共同构建的全球知识库。
LinkedData:通常翻译为“链接数据”。是TimBernersLee于年提出,是为了强调语义互联网的目的是要建立数据之间的链接,而非仅仅是把结构化的数据发布到网上。他为建立数据之间的链接制定了四个原则。从理念上讲,链接数据最接近于知识图谱的概念。但很多商业知识图谱的具体实现并不一定完全遵循Tim所提出的那四个原则。
SemanticNet/SemanticNetwork:通常翻译为“语义网络”或“语义网”,这个翻译通常被与SemanticWeb的翻译混淆起来,为了以示区别,这里采用“语义网络”的翻译。语义网络最早是年由认知科学家AllanM.Collins作为知识表示的一种方法提出。WordNet是最典型的语义网络。相比起知识图谱,早期的语义网络更加侧重描述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而知识图谱更加强调数据或事物之间的链接。
Ontology:通常翻译为“本体”。本体本身是个哲学名词。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将这一概念引入了计算机领域。TomGruber把本体定义为“概念和关系的形式化描述”。通俗点讲,本体相似于数据库中的Schema,主要用来定义类和关系,以及类层次和关系层次等。OWL是最常用的本体描述语言。本体通常被用来为知识图谱定义Schema。
引文:
[1]TimBernersLee.TheSemanticWebRoadmap.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yz/1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