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作者 >> 正文 >> 正文

专访裴宇权我走了手术室科学管理的l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2/6/17
导语

裴宇权——中国首位担任手术室“总管”的外科医生。作为手术室护理领域的“新生力量”,他大力倡导手术室“科学管理”,令业内人士颇感新鲜。

近日,笔者就有关“科学管理”中大家较为关心的问题对其进行了采访。

受访者|裴宇权

采编|刘文阳

人物名片

裴宇权

医院手术部主任

年版、年版《全国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主审者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洁净装备工程分会相关受控环境安全控制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护理装备与材料分会手术装备与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问答

Q1

笔者:您致力于在手术室护理领域推行“科学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学,是基于怎样的认知,或是基于对何种现状不足的了解?

裴宇权:我做了三年手术室管理工作,远没有同行手术室资深护士长经验丰富,因此不敢评判专业现状有怎样不足。目前我只能说,需要广泛的学习和实践。我经验尚浅,因而,对“科学管理”的理解,更多来自我的成长、学习经历。

医院院长,医院长大,从小耳濡目染:患者对医生有种发自内心的尊敬。我兴趣广泛,喜欢尝试各种事物。后来在北京大学医学院读研。那是一个思潮活跃的地方,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接触到自然辩证法,从而形成了我的思想理念:不管做专业,还是做管理,自然辩证法都是根本。

我去过台湾的大学学习管理学,从组织行为学开始。为了培养组织力,我们经常被安排几个人形成一个团队,完成一项任务。你可以去参与别人的活动,但是自己亦要组织一次活动,从组织架构建设,明确岗位职责等,从头到尾组织完成一项任务。这个培训过程培养了我对管理的领悟和认识。

理论要联系实际,学习了管理的理论,下一步就要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去实践。即对于人事、财务、运营、技术、营销五大管理职能及医疗单位特有的医、教、研管理的践行。

医院,手术部管理者的选拨主要看业务,业务做得不错,会从护士升职成护士长。身份转变了,但在新岗位上却更多地继承着前任约定俗成的管理经验与制度,很难做出突破改革。管理者又不可避免中国特色的人情管理。这是中国大陆地区手术部管理的现状。

如此,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就可能存在一些“弊端”——不够科学。

在发达国家,医院各临床科室的管理工作都不是由临床医生来做,而是有专职的管理人员打理。美国临床医生有“科室秘书”,帮他们处理管理业务,台湾叫“职业经理人”,临床医生只负责看病。

20世纪初,“管理之父”泰勒把管理从生产活动中提炼出来,编写了《科学管理》一书,管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医院的管理者,却缺乏管理学学习的背景,因此我提倡“科学管理”,医院的管理者对此有所意识,也希望自己的管理实践有朝一日能够对大家有所借鉴。

Q2

笔者:请具体谈谈:基于您对目前手术室管理现状的了解,尤其通过和一些国内手术室护理领域“领军人物”的接触交流,您认为她们做得怎么样?是否存在不足?

裴宇权:我的理解,她们都是特定环境中的优秀管理者。我所说的特定环境是指医疗界很少有人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13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