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原院长,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离休干部、中共党员、民盟盟员顾德仁同志,不幸于年4月23日因病逝世,享年98岁。顾德仁同志于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年6月毕业于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年7月至年12月,在上海电话公司任实习工程师;年1月至年8月在上海中央航空公司无线电科任机械员;年9月至年10月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同年10月回国;年11月至年7月在中山大学电机系,曾任副系主任;年8月至年6月在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曾任电机系副主任、图书馆馆长;年7月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工作。顾德仁同志于年11月在中山大学聘为副教授,年1月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晋升为教授。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7月至年1月,分别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二系、一系、七系工作过,曾任副系主任、系主任职务;年2月至年3月,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年4月至年4月,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长。年1月离休。顾德仁同志工作期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第一线。顾德仁同志长期从事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4名博士生导师之一,共培养博士生30名,硕士生数十名。先后主编了《脉冲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等多部著作,其中《脉冲与数字电路》再版了10次,共发行17万册,被全国高校理工科专业采用十年之久,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他是我国第一批从事电视技术研究的学者,在彩色电视技术及其电子相关技术领域影响深远。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国家“彩电大会战”中,他曾担任我国中西部地区十四省彩电研制攻关组的技术总负责人,由他负责研制的“彩色电视中心设备”于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他与朱维乐教授等研制的CPLPS图文电视广播系统,于年获得机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年获第三届广播电视科学技术大奖提名奖;年获第四届广播电视科学技术大奖。顾德仁同志曾任机电部工科电子类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子学与通信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电子类专业电子线路课程指导小组成员、电子工业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以及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广播电视、教育学会等3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国际电路、系统与计算机学报》编委、IEEE高级会员等职务。年被收入《澳洲及远东地区名人录》;年获四川省教委授予的“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年在华南工学院、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均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年在-年度电子科技大学教职工校级荣誉表彰中获得“特别贡献奖”。顾德仁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求真务实、忠诚奉献,德高望重,为电子科技大学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事业呕心沥血,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令人尊敬的好领导、好同志,让我们深感悲痛。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不懈奋斗和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顾德仁同志安息吧!年9月,顾德仁教授获得-年度电子科技大学教职工校级荣誉“特别贡献奖”,随后出版的《电子科大报》上刊发《顾德仁:博学多德仁者必寿》一文,回顾顾德仁教授为党和人民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今天,我们重新刊发此文,追忆这位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毕生精力的好老师、好领导、好同事。01江南俊杰铸宝剑
顾德仁年出生在美丽的江南古城苏州,父亲是苏州一个小工厂主,经营一个制绸厂,家境殷实。他父亲不希望子女继承他的事业,鼓励顾德仁多念书,教导儿子别的什么都不用管,只管好好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
从小就天资聪慧的顾德仁,成绩一直十分优秀。他初中在被誉为“交通大学的先修校”、有着千年历史的苏州中学求学。
少年顾德仁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顾德仁虽小,但也开始憎恨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的“东洋鬼子”。到了“卢沟桥事变”,上了初中的顾德仁和同学们同仇敌忾,愈发痛恨无恶不作的日本人。
抗战开始时,在校学习的顾德仁也被迫到太湖边一个亲戚家短时间避难,后来辗转到上海。虽然这段时间耽误了学习,但是由于平时成绩比较好,初中还没毕业的顾德仁跳了一级,考上了上海著名的民立中学——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叶培大,香港爱国实业家邵逸夫等都曾在这里求学。因为小时候打球受过伤,父母就不让顾德仁参加竞赛运动。但是,他受岳飞等古代民族英雄的影响,喜欢舞剑。他买了一把剑,每天晚上熄灯睡觉之前出来舞,虽然有同学嘲笑,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他还是坚持舞剑。当时,语文老师还给他题了一首诗:
匣中宝剑作龙吼,堪如流水光如斗。提携起舞月正明,凉风飕飕寒生肘。国仇未报胡虏横,平生壮志休辜负。君不问,横磨宝剑十万口,此语至今犹不休。
强敌入侵、外辱不断。日本人的铁蹄肆虐了大半个中国。此时的顾德仁十分崇拜文天祥、岳飞、左宝贵等民族英雄,特别痛恨卖国贼,对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表现也越来越失望。在他看来,必须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中国为什么打不赢?就是武器不行,科技不如人家。年,顾德仁报考了位于上海“孤岛”的交通大学,并以电机系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虽然每天都在日本人刺刀的凛冽寒光下生活,但是交通大学的师生依然坚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同学们也特别刻苦学习,钻研知识。有位同学叫童志鹏,高考成绩排在电机系第三名,后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他许多同学后来都成为了行业领军人物。四年的交通大学求学经历,顾德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以后的发展储备了丰富的能量。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上海电话公司和航空公司工作两年。抗战胜利、举国欢腾,但是国民党政府却挑起了内战。顾德仁想暂时离开战火纷飞的大陆,去美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等待有朝一日能报效祖国。02求学西洋图报国年,顾德仁开始向美国的几所大学申请攻读研究生。包括加州大学在内的著名学府都录取了他,但在交通大学电机系系主任钟兆林的建议下,他选择了位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市、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康奈尔大学。他告别了父母和新婚妻子,远渡重洋去美国深造。
顾德仁初到美国租住的阁楼一角
由于没有考上公费留学,顾德仁只好自己筹集了美元。交了学费,半年后他的钱就用得所剩不多了。导师给他找了一个兼职助理研究员的工作,起初工资比较低,但因为顾德仁做得不错,工资加到了每月美元,在留学生中算比较有钱的。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顾德仁在美国安心攻读研究生。本来一年多就可以毕业的,因为半工半读,顾德仁就延长了一段时间才毕业。那时,一项关于飞机高空飞行通讯信号中断的研究课题正处于瓶颈期,虽然研究所内的一位加拿大学者已找出了通信中断的原因,然而如何预测计算、避免信号中断,却无从入手。顾德仁立即投入到这个问题的研究中。他锲而不舍,运用数学变分法,终于找到了计算公式,不到一个月时间,使课题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石激起千层浪,顾德仁的研究成果受到系主任、电波传播专家布罗士(Burrows)教授的嘉许和重视,并与他进行了亲切交谈,同时立即组织了计算人员、绘图人员协助他工作。有人笑着调侃他:“自从你来了后,我们就忙得一塌糊涂,可被你害苦啦。”大家对这位黑头发黑眼睛的、仅有26岁的中国留学生刮目相看,纷纷竖起大拇指,称他为GeniusinResidence(人间天才)。年9月,他成为美国科学家荣誉学会会员,佩戴上了象征学术成就的金钥匙会章。他知道,科学就是积累、继承、突破和演进的过程,来自个人却属于全人类。
异国的游子,岂能没有思乡之情、感恩图报之理?年8月,顾德仁参加了在美国的“中国留美科学家工作者协会”。钱学森的好朋友、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郭永怀也是该组织成员。这个被美国当局视为“共产党外围组织”的爱国进步团体,创办的会刊《科协通讯》经常报道中国国内情况。顾德仁常与留美青年一起认真学习并讨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顾德仁平时讲话不顾忌,发表的赞扬新中国的言论得罪了某些人,一个亲国民党的教授曾找到他,要他说话收敛些,不要“胡说八道”。年,美国政府拦住了准备回国的钱学森,并将其关进监狱。这在留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更加坚定了顾德仁回国的决心。美国FBI也曾找他谈话,还有一些组织密切监视他的言行,但是他想方设法突破重围和阻挠。把国家利益当作最高标准去思考问题的人,才能获得最高层次的觉醒。年2月,顾德仁获得硕士学位后,著名的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电波传播专家博格(H.G.Booker)教授希望他继续深造,并愿做他的博士生导师。那时候,祖国已经解放,顾德仁从《科协通讯》上看到国内东北人才奇缺的消息时,按捺不住似箭的归心。他放弃了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不惧危险和刁难,冲破重重阻挠,满怀憧憬地登上了回国的轮船。他的心中,早已奏响了建设伟大祖国的嘹亮之歌。03坚定信念跟党走
“回家了!”顾德仁在心中呐喊着。罗湖大桥两侧站满了欢迎的群众,敲锣打鼓,跳着秧歌舞欢迎游子归来。彩旗花海组成了盛大的仪仗队。“欢迎你们,留学归来的学子”的横幅标语,那样热烈辉煌,那样气概明朗。从轮船三等舱走出来的顾德仁和留学归来的学子们心中热浪滚滚,感动不已。这是家的温暖,这是心魂的归处。他们要把自己的才智蓓蕾,一朵朵为祖国烂漫绽放。
归国学子住在广州南方饭店,当晚举办的专场音乐晚会为他们接风洗尘。辉煌、深沉而又激昂的音乐訇然响起,以《黄河大合唱》为基调的小提琴协奏曲,旋律热情奔放,充满了锥心的恨和刻骨的爱,它仿佛穿过时间和空间,穿过历史,穿过河流原野,在浩瀚宇宙间回荡。学子们心中震颤,热血沸腾,为国建功立业,是他们终身的奋斗目标。这种热血沸腾,就如他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看到解放军重创英国军舰“紫石英”号时一样。多年来,中国没有哪个党派敢严惩挑衅滋事的外国列强的军舰,只有中国共产党做到了,也只有中国共产党可以领导中国人民站立起来。自鸦片战争以来多年中华民族蒙受屈辱时代的结束了,列强对中国的“炮舰外交”也结束了。
新生的中国,新生的民族。所有的人都获得了新生,都昂首挺胸做起了主人,都对自己的未来、对祖国的明天充满了期待。顾德仁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他要将自己的所学全部奉献给朝思暮想的祖国。当中山大学电机系系主任吴敬寰教授来到顾德仁下榻处招聘教师时,顾德仁说,“我想到东北去”。吴教授告诉他,现在南方解放了,同样缺乏建设人才,你到东北去是为人民服务,在广东一样也是为人民服务。于是顾德仁决定留下来,马上搬到吴敬寰教授家中住下,第二天就走上讲台,用智慧浇灌着希望。直到放寒假,顾德仁才到上海,把爱人和从未见过面的儿子接到了广州。人生漫漫路途,是搏击岁月的奋斗和求索。至此,他把自己和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捆绑在一起,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年院系调整,顾德仁来到了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任副教授、系副主任、图书馆馆长等。他知道,一个学者必须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1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