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岗位及岗位设计?为什么进行岗位设计?
岗位是指组织中为完成某项任务而设立的工作职位。
定岗的过程就是岗位设计的过程。岗位设计也称为工作设计,是指根据组织业务目标的需要,并兼顾个人的需要,规定某个岗位的任务、责任、权力以及在组织中与其他岗位的关系的过程。它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组织向其成员分配工作任务和职责的方式。
岗位设计的驱动因素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论及到岗位设计。他以制针业为例说明了岗位的专业化分工的效率。“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所进行的“时间-动作”研究,实际上也是一种岗位设计。他将岗位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标准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为什么进行岗位设计?
应对竞争:随着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定岗定编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急需考虑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落实责任:岗位设计把整个业务战略和业务目标分解到每个员工的层次。如果在系统或流程的变革中没有对岗位进行相应的改变,这种变革注定不会成功。
人尽其才:岗位设计是通过将员工与工作有效匹配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因此,工作设计是否得当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大影响。
岗位评估要素影响岗位设计的主要驱动因素
技术是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岗位的一个新的推动力。
在各个业务之间提高标准化程度,增强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使过去手工的流程自动化;
增加相关的数据信息量。
竞争全球化对市场中的各个组织及其岗位有着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组织及其岗位的变化。
成本与效益的压力会推动公司营运更有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
岗位设计的原则
因事设岗原则。从“理清该做的事”开始,“以事定岗、以岗定人”。按照企业各部门职责范围划定岗位,而不应因人设岗;岗位和人应是设置和配置的关系,而不能颠倒。
整分合原则。在企业组织整体规划下应实现岗位的明确分工,又在分工基础上有效地综合。
最少岗位数原则。既考虑到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成本,又要尽可能地缩短岗位之间信息传递时间,减少“滤波”效应。
规范化原则。岗位名称及职责范围均应规范。对企业脑力劳动的岗位规范不宜过细,应强调留有创新的余地。
客户导向原则。应该满足特定的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求。
一般性原则。应基于正常情况的考虑,不能基于例外情况。例如,90%情况下这个岗位需要多少工作量,多少工作强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1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