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电动自行车形态变化
初期_具备脚踏板电动自行车中期_取消脚踏板轻便电动车后期_踏板摩托车的“油改电”最早普及的电动车真的是自行车的标准,这是现在的年轻用户对这些车辆并没有记忆与概念。在这一阶段骑行电动车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因为车辆的性能标准普遍比较一般,在道路行驶的安全风险系数并不比自行车高哪去,所以在禁摩阶段这种车辆受到了热捧。电动汽车出现问题是在哪一阶段?答案自然是中后期,原因在于车企与商家的不规范!由于摩托车被区域禁行才让电动自行车被接受,而官方对于这种车辆又有很宽容的态度,只要安全自然会允许并建议使用。于是一些不规范的车企开始打擦边球:一步步的将电动自行车的形态升级为摩托车,甚至连性能都在逐步靠拢——问题来了,相同性能的摩托车,用电驱动与用油驱动有什么不同吗?02新国标≠加强禁摩
由于车企的不规范造成了电动自行车普遍成为「电摩」,这与初期禁摩和推行电动自行车的初衷是背离的。这些性能远超非机动车标准的电摩,造成的道路安全隐患要比早期的摩托车还严重,因为电动自行车是不要求办理号牌和投保车险的。于是这些车辆的用户在没有管理的前提下,对于交通法律法规几乎是“鄙视”的态度,肇事后也不具备赔偿能力而是找到了一个“弱势”的人设的破坏规则的公平性。如果不治理的话还有多少人敢用汽车通勤呢?——不要排斥汽车,绝大多数非机动车用户也是期望升级交通工具的,只是还没有到消费能力允许的节点而已;如果已经具备这一条件的话,双标会成为其普遍心态。新国标_仅为回到起点03
电摩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这就像燃油动力汽车终将成为电驱车辆一样。但是汽车是从“燃油动力机动车”转型到“电驱机动车”,机动车的定义是从来没变的,所以在管理层面不会让用户感觉到有什么不同。但是电动车是从「非机动车」一步步的被制造商错误引导到「机动车」标准,而用户却浑然不觉——要求其机动车接受“机动车管理标准”则会造成排斥心理,那么在不愿意接受的前提下,就只能使用回了。总结:燃油动力摩托车可以分为轻便与普通两个等级,如果有功率≤w的内燃机可以装车的话,相信规则也会将其认定为“自行车”。因为新规将电机功率≤w的电动两轮车定义为非机动车,只是没有哪家企业有必要去尝试了——电动机的能量转化率是内燃机热效率的3倍左右,电驱小车反而会有更理想的续航里程。至此应该了解为什么要制定“新国标”,以及电动自行车和电摩的区别了吧——摩托车的禁行涵盖电摩,电动自行车哪哪都不会禁,但别想要以非机动车标准使用机动车,仅此而已。至于超标车也只能默认报废的事实,要知道一直按照机动车管理的汽车与燃油动力摩托车,其报废车是要按照规定送至拆解厂的,自行处理要面对2万元的罚金;所以规则对于超标车其实没有顶格处置,再换车建议按照新规选车吧——超标违法用车注定会成为过去式。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责编:天和MCN欢迎转发留言讨论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1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