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如果说西方哪个企业家可以封神的话,埃隆·马斯克肯定会高票当选。今年9月份,《埃隆·马斯克传》出版后,便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大家都在研究学习马斯克的成功之道。
我看完书后,特别推崇马斯克强大的“工程化思维“和”工程化素养“,这得益于他深厚的”工程化功底“。马斯克拥有物理学和经济学双学位,而且还是美国工程学界最高学术团体-美国工程院的院士。
如果说西方封神的企业家是马斯克,那么中国能封神的企业家,当属火到天际的任正非任老爷子了。
这几年,几乎所有中国企业都在学习华为,包括什么“狼性文化“、”奋斗精神“等等,没见几个学成功的,净闹一些东施效颦的笑话。
逐渐冷静下来后,大家发现,华为真正可以学的是任总的“工程化思维“和华为的”工程化组织设计“,这才是华为强大执行力和战斗力的秘密。而且,真的可以复制,很多企业通过工程化组织重构之后,确实见到了效果,受益匪浅。
任总曾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后来应征入伍做部队工程建设的基建工程兵,在部队还获得过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也是妥妥的工程化基因。
l什么是工程化思维?
工程化思维,是一种综合应用数学、科学和技术知识,以创新、系统、标准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定义、模型构建、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旨在提高效率、确保可行性并优化性能的思考框架和模式。
上面的定义有点绕口,再精简些描述,工程化思维就是:应用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方法,通过创新高效且可重复优化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并达成目标的思维模式。
关于工程化思维,有几个关键词非常重要,包括:综合、系统、标准、问题、模型、方案、创新、效率、可行性、可重复、优化等。
最容易理解工程化思维的具象场景是建筑工程。
想要把一栋高楼大厦建起来,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工程化设计与执行。而且,工程化技术使得可以创新地预制建筑的部分模块,如墙面、楼板、甚至整个房间,然后将它们运送到建筑现场进行快速组装。每个环节都是有质量要求和操作标准的,所有环节都是紧密配合的。
另外一个理解工程化思维的抽象场景是软件工程。
随着软件定义世界的到来,大规模软件开发越来越普遍,必须有工程化的方法和流程才能把软件开发出来。而且,随着软件工程的发展,比如敏捷开发模式,开发过程被分解为小块的工作(称为“迭代”),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可交付的目标,使得软件更容易快速反馈和持续改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特别爆火的生成式AI,ChatGPT,就是软件工程的产物。生成式AI应用不仅自己是软件工程的产物,而且自己也特别擅长软件工程,已经可以支撑实现低代码甚至零代码软件的开发。
通俗点讲,也就是,软件工程已经具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特征了,开智了。所以,新时期,理解工程化,又新增一个关键词:智能。
但是,我们看到,业界在热议AI大模型的大算力、大算法、大数据等核心能力时,鲜有人提及AI的大工程能力。实际上,大工程能力才是最难的。
这就好比波音飞机的制造,一架波音飞机,有多万个零部件,来自70多个国家,多家供应商。这样的大飞机,细节到每一个铆钉都不能出错。试问,谁能轻易拥有这种大飞机的工程设计设计能力?即便把这些零部件都给你,你也不知道怎么组装的。
当然,中国在这方面也追赶上了,我们的大飞机C也在今年实现首次商业飞行,举国振奋。这意味中国在大工程能力上的突破。
此外,理解工程化思维,不要把工程化和流程化混淆。工程化是目标导向的,侧重于实现特定的技术或商业目标,它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16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