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优秀的人
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
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
而得不到结果的日子
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我现在称呼他刘博士。相信很多同学都很佩服他,是真心喜欢并且一直在好好搞研究的营销人了。QQ群里都是他分析的文献与素材,他的朋友圈里也全都是各种阅读痕迹与资料分析。我请他做一个保研分享,因为感觉他一定会写很多关于科研的内容。果不其然,洋洋洒洒两万字到手。很惊喜,很佩服。
目录
关于选择和规划
一、获取保研资格——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二、争取外校Offer——基于自身经历的体会
三、如何提高学术素养以增强竞争力(这一part我没有highlight,写的好好)
四、保研之后…
??
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可与原文沟通交流
TEL:-mail:jasonleweswhut.edu.cn-对原文略有删减-
受修齐之邀,我动笔总结自己的保研经验。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个人的总结反思以及感想。因为与保研相关的分享必然会被许多学弟、学妹们看,因此我在回顾之时会格外慎重。
我对于保研的想法其实早在大一入学之时就已经确定。因为在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我便知道自己不会满足于本科的学习,需要以本科四年为跳板,到更高的平台去争取更多的资源。在那时,我便在懵懂之中请教过很多学长、学姐,并了解了学校的相关政策、规定。我建议有此想法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早做打算。因为未来的走向决定了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毕业之后的去向也决定了我们在大学前三年精力投入的领域。世上无易事,越长期的规划就会面临着越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因此需要我们具备更坚定的毅力、做更多的准备。
在看这篇分享之前,有一点需要提醒读者:我所写分享的,全部都是基于我个人的情况而形成的,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我所做的仅仅是对个人进行反思和总结,把我的失败或者成功以及想法展示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对于保研经验而言,时间线会涵盖整个大学四年。首先要有本校的保研资格,然后要有学校或导师愿意接收。获取了本校的保研资格,也成功拿到了外校offer,并且完成了教育部全国推免系统的待录取确认,“保研”这项工作就算是尘埃落定了。然而,一切都还没有结束,作为一名准研究生,在新的身份和责任之下,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准备。因此,我将时间线延伸到了大四。
关于选择与规划
读研和保研是个人发展历程的重要抉择。因为这会面临很大的时间成本,需要很高的精力投入,并且会直接决定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虽然人和组织的计划都是在不断地动态调整,但是关于个人生涯的战略决策,却不能一变再变。因此,我建议做选择之前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在真正做出决定之后,便要拿出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力度,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进行长期、反复的斗争。在决定读研之前,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对研究生的学习内容、发展平台等有全面了解。参照个人兴趣和规划作出抉择。当下国内的研究生多以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向博士生的过渡。因此在一些主流的高校当中,已经不再有科学硕士项目,只有直博生,如人大、浙大、上财等。与此同时,在会计和金融方向,很多学校有开设MPAcc以及金融专硕;还有个别综合实力靠前的主流高校,开设有与海外联合培养的专硕项目,如复旦、上财等高校的国际商务专硕。专业硕士项目是面向就业的较好选择。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最终的目标是就业。因此在选择的时候未必要选择学术型硕士。相较于内地而言,中国香港以及欧美等地的硕士生教育会更加偏向于就业,应该更为合适。如英国的硕士只有一年,还有港城大一些专业有授课型硕士,港中文深圳校区的深高金(深圳高等金融研究所)也有授课型硕士,都是面向就业的。对于很多小伙伴而言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对于更多人来说,完成本科学习之后直接进入业界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许多本科生在大三结束之后拿到了互联网大厂、传统行业头部企业或者是四大等公司的offer,对于就业导向的他们而言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成本,更早地接受业界历练,更早地积攒业界资源,在职业生涯当中也会有很多机会。在交流中也曾听一些朋友说不想更早地进入社会,所以想把研究生作为进入社会的缓冲;也有一些人说,现在宏观环境实在不太景气,国际竞争压力很大、不确定性很大,新兴的领域还没有真正找到足够的应用场景,新的技术革命尚未到来,更多的竞争主体都在瓜分存量市场,很多行业还存在着泡沫。就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互联网公司的财报都不是很好看,利润空间下降,收入中广告等“软性成分”比重增多;宏观不确定性之下一些居民大宗消费品的指数也在下降,就连一些收费型的央企收入规模都在缩水,很多行业都在以各种方式缩减成本…….因此,有人认为应当通过深造的方式躲避不景气环境之下的人才竞争。我不建议小伙伴们出于上述两种原因选择读研。关于第一个想法,既然终究要进入社会,缓冲可能反而会加剧时间成本却错失真正的锻炼机会;对于第二种想法,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景气都将是旷日持久的,如果为此延缓进入市场的时间,恐怕等到头发白了都等不到投身业界的那一天。无论置身于何地,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做贡献,可能是为我们的领域提供新的知识发现,可能是不断寻找新的市场和增长点,也可能是为我们的组织在存量市场的厮杀当中提供更为有力的计策和谋略。当然我不能列举所有的发展路径,但只要我们选择了争取保送成为一名学术型研究生,那就要在本科阶段做很多非凡的努力。下面的经验分享,则主要是关于如何成功通过推荐免试成为一名学术型研究生的。一、获取保研资格——以所在学校为例
1、提前了解政策和流程关于校内的保研政策、加分细则等信息会在学校教务处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