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担心赶不上会议的我,匆匆忙忙的早起洗漱,开车直奔都江堰,一个我匆匆来过几次的地方。今天是年7月27日,川润半年度总裁办公会选在了这个清凉的地方,也许还记得18年的半年总裁会,感觉时间如白驹过隙,虽没有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但是时间的公平性原则却在我心头越来越显郑重。
我知道开会的意义是什么,我也知道开会前陈芳经理一直问我的经营预警分析做的怎么样,还有诸如此类的市场分析,客户分析,计划分析等等,作为一名老员工,在各种会议我都非常认真地做好准备、做好记录、做好用心学习经营方针政策,看看能否和我手头的业务进行匹配。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上传下达是我的分内工作,但是从部门领导者的角度来讲,如何传达,如何引导部门能够向下传达直至百分百执行,是拷问我心灵的问题,这也是我带着问题来到都江堰问道的原因吧!
7月28日,我起的很早,并没有因为昨晚大家热烈的讨论而感到困乏——昨晚碰撞关于川润当下的困难,下半年的计划及公司做出调整后对各个管理者的挑战,学习如何适应变化,直至深夜。感觉各级管理人员都是敞开了心扉的在为公司的事情着想,确实不易,古林说到明阳一体机从法兰开始如何降本,周旭阳说到如何进行排产计划的调整,甘小亮说到如何保障川润智能的计划高效的执行,无不透漏出大家对川润的细心呵护,从小处着手,贯彻董事长及钟总半年总结会的会议精神:降成本,促变革,深淘滩,低作堰。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四川岷江中游的灌县。原先来到都江堰都是没请导游的匆匆一瞥,不探究竟,今天,随着导游的解说,我们一路从二王庙上山,全面的窥探赫赫有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原来岷江上游水流湍急,进入灌县以后,地势突然低平,水势减缓,所挟带的大量沙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时常泛滥成灾。在秦蜀郡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下,采取“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的办法,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先后在今灌县西边的岷江中凿开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堤和湃水坝,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两支,并筑有水门调节两江水量,从此把岷江的水流分散,既可免除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修成了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多种效益的综合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保证了大约三百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至今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灌溉着成都平原,是世界上保留至今仍然在服务的水利工程。能够服务到今天,都是因为最精华的六个字——深淘滩,低作堰。
导游一气呵成的解说,在随着我们来到鱼嘴分水口开始,方才进入深度讲解深淘滩低作堰的工作原理,我感触颇深。古人没有流体力学,没有流量计算,如何保障低作堰的高度差保持在2.15米,如何让岁修的修造标准控制在一定的深度范围,这些无不体现了古人的智慧,经年累月的经验沉淀方保三百万亩土地变成天府之国。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要“深淘滩,低作堰”。“深淘滩”就是要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的修生养性,只有胸怀大志、心胸开阔、心怀天下,才能做出更有益于人类和社会的事。“低作堰”就是要谦虚谨慎,要低调,只有这样,才不会受损。堰做高了,洪水期砂石冲不走,水流溢不赢,是不能长久的,说出了一个不能急功近利的做事原则。
在企业经营方面,这句话也给我们带来了很深的指示,深淘滩,这个滩就是公司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比如没有核心竞争力,我们怎么去淘?大家做事计划性不强,我们如何去深入贯彻,用什么样的“方法论”来保障?公司经营27年了,在这27年里积累了很多好的东西,肯定也沉淀下来很多不好的,如何通过“深淘滩”来把这些阻碍公司发展的细微的毛病摒弃:比如我们的运营效率低下,人员成本高企,浪费屡见不鲜等,通过变革为企业做“熵减”,保持企业的活力,延缓企业的衰老和死亡,我们这些管理者就是要把这些细微的毛病管起来,而且要用组织的功能去管,流程去管,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管理;董事长讲到,制造业走到今天,殊为不易,往后的发展不仅仅依靠泰勒式的《科学管理》,也需要麦克里斯特尔《赋能》这本书里头说的那种特种作战小组,需要将决策权下放到能听到炮火声的一线作战部队手头,管理部门及后援支持部门做好炮火支援就行,打造流程型组织,将组织功能矩阵化,这些无不体现了“深淘滩,低作堰”的思想精髓。
参观是非常短暂的半天时间,一如时间长河里头的一颗小小石子,任何事物在时间的公平性原则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是在这个特殊的历史变革时刻,在川润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革的时候,我们的这一天又显得那么的不平凡,最起码在川润的这些管理者心中已经有了触动。
未来已来,加油吧,川润人!
川润智能
王学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jg/6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