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张铃“罕见病不是某一个系统的病,任何一个系统都会发病,对多学科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主任竺晓凡告诉经济观察网。
9月10日,在第十二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举办期间,竺晓凡接受了经济观察网的专访,她介绍,有的罕见病如先天性免疫缺陷和先天性骨髓衰竭,它们的症状会有重叠并伴有多系统损伤,需要皮肤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等科室医生加入。
在本次论坛中,因为全方位提高了中国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诊疗水平,竺晓凡团队获得“金蜗牛奖”,该奖项是中国在罕见病领域设置的第一个奖项,对在罕见病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团队或机构进行表彰。
罕见病患者家庭的负担就像罕见的夏威夷蜗牛,背负着重重的壳,但仍坚持一步步前行,“金蜗牛奖”名称以此得来,寓意罕见病事业任重而道远,但仍然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竺晓凡团队多年来从事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探索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发病机制。利用基础研究结果结合临床队列信息,团队率先研发了“先天性骨髓衰竭性疾病基因筛查”二代测序芯片。
在过去10余年,竺晓凡团队在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精准诊断、精准分层、队列与数据库建立、诊断知识普及与培训、患者科普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全方位提高了中国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诊疗水平。
经济观察网:研发“先天性骨髓衰竭性疾病基因筛查”二代测序芯片有什么契机?
竺晓凡:我们一直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1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