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历史 >> 正文 >> 正文

科学管理的效率革命与精神革命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0-9-8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www.paisufa.com/

科学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是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它的产生发展和传播,是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当时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工人技能低下、劳动生产率不高、生产管理不当、管理者与工人关系紧张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工程师们通过动作研究实验,设计出省时省力的标准化工序,改进现场管理方法,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产出率和工人工资,改善劳资关系。泰勒和他的一大批追随者巴思、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埃默森、库克等工程师、管理者,在这种背景下走上历史舞台,在实践中创立和发展了科学管理理论,成为大学教育课程,并推广到世界多个国家,应用到学校、市政管理等多个领域,有力推动了许多国家的工业转型和现代化步伐。

科学管理的效率革命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达成最高的工作效率。采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是其最重要的手段。在科学管理的旗帜下,这场由效率工程师们主导的效率革命,不论是从实践中还是理论上,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也可以看出科学管理的主要特征,是企业中巨大的非常繁重的新责任,都是由管理层自觉承担起来的。

——动作研究。泰勒的生铁搬运实验、铁锹实验、金属切削实验,吉尔布雷斯夫妇的砌砖动作研究和疲劳研究,都是经典的科学管理实验,目的是寻求提高效率的最好方式。生铁搬运实验,是泰勒在钢铁厂进行的,他观察记录搬运工人的劳动过程,去除不必要的动作和体力消耗,设计出最合理、最高效的动作流程,挑选了身材矮小的工人,轻松顺利地搬运完47.5吨生铁,其他工人每天平均搬运12.5吨,有的已经劳累不堪了。这个实验让工人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时,完成最佳工作量并提升了工资,钢铁厂也提高了效率。铁锹实验,他根据料场里铁矿粉、煤粉、焦炭的不同比重,设计了15种规格的标准化铁锹,使每铲平均负重达到21磅,避免过重或过轻,供名工人选择使用,从而达到最佳的工效。吉尔布雷斯夫妇,首先对砌砖的动作,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无效的动作,将原来的18个砌墙动作,减少到砌外墙4个、砌内墙2个,使每个工人砌砖的速度从原先的每小时最多块砖,提高到每小时砌块砖。他还进行了疲劳研究,对不可避免的必要动作,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降低疲劳度,找出工作与休息的最佳时间组合,实现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有提高、健康状况有好转、工作态度有改善。

——标准化。泰勒主张实行标准化管理,即工具标准化、操作方法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并进行了积极的试验。埃默森在《效率的12项原则》中提出,要制定标准和进度表,确定标准的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秩序和操作方法,创造标准化的工作环境,变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以减少人力与金钱的浪费,以提高工作效率。在组织结构上,泰勒主张实行职能化管理,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但由于一个工人同时要接受几个职能工长的多头指挥,势必引起混乱,职能工长制没有得到推广。埃默森则主张建立并行的直线参谋制组织,参谋人员的专业人员在对各项问题作详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决策意见,由直线管理人员统一发布和指挥。这种组织设计既能发挥专业知识的长处,实现管理专业化,又能保证统一指挥,成为现代组织中“直线——职能制”的原型。泰勒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还必须应用例外原则,就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重要例外事项的决策与监督权,以便有时间考虑重大决策问题,并研究在他手下的重要人员的性格及合适性等问题。这种管控方式,后来发展演变为授权、分权化管理原则和事业部制等管理体制。

——一流的工人。泰勒主张向一流的工人支付高薪,鼓励他们在标准、高效的条件下,生产更多的产品,企业无需花费比以前更多的劳动成本。所谓一流的工人,并不是指体力与智力上最优秀的工人,而是与工作所需能力相适应的人。泰勒指出,管理人员的责任,是细致的研究每一个工人的性格、脾气和工作表现,找出他们的能力,发现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并且逐步系统训练、帮助和指导,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能担任最高、最有兴趣、最适合他们能力的工作,而且要每年进行。如果工人没有干好,首先考虑可能是管理人员没有教会他怎样干,没有给他做出榜样。甘特强调,要加强培训教育,使工人形成勤奋习惯和协作精神,成为最优秀的工人,迅速完成他的工作,也感觉自己的劳动卖出了最高的市场价格,使雇主与工人同时受益。吉尔布雷斯夫妇拟定了具体的计划,来实现员工的培训和提升,并拟定了个人提升图表、提升机会表及定期讨论会。这些主张和措施,到20世纪50年代,发展成为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的整套措施。

——奖励工资制。泰勒当工人的时候,工厂实行差别计件激励体制,定额由车间工人自己商定,工作效率只能达到最大可能的1/3。当工长后,他向工人示范如何使用机床提高产量,但工人们认为干活太快的话,可能会导致其他工人或者自己失业,所以还是磨洋工。后来泰勒制定标准工作定额,达到标准发高工资奖励,不达标只发低工资并警告,如不改进就要解雇,尽可能按技能和工作付出而不是按职位级别计算工资。在此基础上,甘特提出任务加奖金制,每一个工人完成定额拿到奖金,工长同时也可得到一定比例的奖金,促使工长变成工人的老师和帮助者,通过教授工人操作方法提高生产率,从而把关心生产转变成关心工人,改变了过去的对立状态。效率工程师埃默森提出了实行效率报酬,对提高效率进行奖励,对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增加产量、节约时间等,均给予适当奖励。

——制度化管理。强调制度的作用,用制度规范人、约束人和激励人,是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埃默森强调,要建立公正,平等的制度,来体现工厂与工人之间的互利关系。纪律是达到提高效率原则的基础,要使组织成为一个系统整体,公平处理各项事务。各项工作都要有恰当的程序和合理的派遣,对生产实行进行统一安排、有效调度和控制。吉尔布雷斯夫妇认为,做任何工作,都要把最好的管理方法系统化为一套制度,遵照执行。他们提出了强调管理的现场制度,在混凝土制度中,仅搅拌就有条规则;砌砖制度中,包括了学徒培训、管理方法、脚手架、砖的搬运以及砌砖的动作细节等。在贯彻推广科学管理规则的过程中,泰勒的嫡传弟子开发了巴思计算尺,成功解决了金属切剥实验中的机械数学问题。亲密合作者甘特提出,我们过去根据数量来安排时间是十分错误的,工作控制中的关键因素是时间。为解决时间安排问题,绘制出用线条表示的生产计划进度图,就是在管理学中、管理学界享有盛誉的甘特图,成为计划和控制生产的有效工具。

科学管理的精神革命

——每个人的精神革命。泰勒说,对工厂内任何一个工作人员来说,科学管理实质上是一场思想革命,是对他们如何看待责任的革命:无论是对工作的责任,对同事的责任,还是对雇员的责任。倡导每个人都要进行彻底的精神革命,是实施科学管理的首要问题。科学管理相信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必须变互相对抗、怀疑、指责为相互依赖、信任、合作,共同为提高生产率、促进事业发展而努力。每一个人都要有很强的敬业心和事业心,转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