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历史 >> 正文 >> 正文

兰州文理学院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0-11-10

兰州文理学院年普通专升本招生

“财务管理”专业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西方经济学》

(一)性质 

《西方经济学》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为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宏观经济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二)考核重点

1.需求理论、供给理念、价格的决定、需求价格弹性,弹性理论的运用;欲望与效用、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生产与生产函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短期成本分析、长期成本分析、机会成本及其他、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短期均衡及长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工资理论、利息理论、地租理论、利润理论;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埃奇沃斯盒状图、效率与公平;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国内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宏观经济均衡的含义、消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乘数论;投资函数、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宏观经济政策概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失业理论、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概况;开放经济与国际贸易、国际收支、汇率理论。

(三)考试参考书目

《新编经济学基础与实务》,安春梅等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年10月(第二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四、考试要求

注重考查考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考查考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识记:对本课程有关的名词、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正确记忆。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和解释有关的经济现象,运用有关理论说明现实问题。

五、试题难易度

较容易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60%

较难题约10%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B、保持不变

C、增加D、不一定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A、表明价格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就越低

B、表明价格水平越高,国民收入水平越高

C、利率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就越高

D、表明价格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E、表明价格与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

三、名词解释

1、供给价格弹性

四、简答题

1、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六、计算题

1、已知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L(劳动),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限生产函数Q=-0.1L3+5L2+80L

求:(1)劳动人数为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2)厂商雇用劳动人数的合理范围。

第二部分:《管理学》

(一)性质 

管理学原理是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段)的必修核心课,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又为经济、金融、管理专业后续的各个职能课程奠定基础。

(二)考核重点

基础理论篇,包括:管理与管理学;古代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演进。管理环境篇,包括: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经济一体化与管理国际化。管理职能篇,包括:决策;计划;组织及其设计;领导;控制;创新。

(三)考试参考书目

《管理学》,安世民、刘畅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年8月第1版。

《管理学》,苏义林等主编,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

四、考试要求

识记:能够对大纲各章的知识点,有清晰的记忆;对大纲各章的概念的含义有准确的记忆。

领会: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本大纲各章中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与表述。

简单应用:能够运用大纲各章中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管理的实际问题。

综合运用:能够运用多个知识点或多种原理、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一些复杂管理问题。

五、试题难易度

较容易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60%

较难题约10%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管理活动的载体是()

A.企业B.组织C.管理者D.个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古典管理理论的三大支柱是指()

A.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B.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C.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D.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E.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三、名词解释(各章的核心概念)

滚动计划法

四、简答题(各章重要的知识点)

目标管理的主要特点

五、论述题(各章重要的基本原理)

试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内容,分析其对当今管理实践的启示

六、案例分析题(各章的重要原理)

某市“宇宙”冰箱厂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该厂厂长周冰是个思路敏捷、有战略眼光的人,早在前几年“冰箱热”的风潮中,他已预见到今后几年中会渐渐降温,变畅销为滞销,于是命该厂新产品开发部着手研制新产品,以保证企业能够长盛不衰。果然,近来冰箱市场急转直下,各大商场冰箱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积压。好在宇宙厂早已有所准备,立即将新研制生产出的小型冰柜投放市场,这种冰柜物美价廉,一问世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宇宙厂不仅保证了原有的市场,而且又开拓了一些新市场。但是,近几个月来,该厂产品销售出现了一些问题,用户接二连三地退货,要求赔偿,影响了该厂产品的声誉。究其原因,原来问题主要出在生产上。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李英是半年前从本市二轻局调来的,她今年42岁,是个工作勤恳、兢兢业业的女同志,口才好,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但对冰箱生产技术不太了解,组织生产能力欠缺,该厂生产常因所需零部件供应不上而停产,加之质量检验没有严格把关,尤其是外协件的质量常常不能保证,故产品接连出现问题,影响了宇宙厂的销售收入,原来较好的产品形象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该厂几年的努力也许会付诸东流。周厂长为此很伤脑筋,有心要把李英撤换下去,但又为难,因为李英是市二轻局派来的干部,和上面联系密切,并且她也没犯什么错误,如硬要撤,搞得不好,也许会弄僵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因为该厂隶属于市二轻局主管)。不撤换吧,厂里的生产又抓不上去,长此以往,企业很可能会出现亏损局面。周厂长想来想去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去找厂咨询顾问某大学王教授商量,王教授听罢周厂长的诉说,思忖一阵,对周厂长说:“你何不如此这般呢……”周厂长听完,喜上眉梢,连声说:“好办法、好办法”,于是便按王教授的意图回去组织实施,果然,不出两个月,宇宙厂又恢复了生机。王教授到底如何给周厂长出谋划策的呢?原来他建议该厂再设一个生产指挥部,把李英升为副指挥长,另命一懂生产有能力的赵翔为生产指挥长主管生产,而让李英负责抓零部件、外协件的生产和供应,这样既没有得罪二轻局,又使企业的生产指挥的强化得到了保证,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李、赵两位同志的特长,调动了两人的积极性,解决了一个两难的问题。

小刘是该厂新分来的大学生,他看到厂里近来的一系列变化,很是不解,于是就去问周厂长:“厂长,咱们厂已经有了生产科和技术科,为什么还要设置一个生产指挥部呢?这不是机构重复设置吗?我在学校里学过的有关组织设置方面的知识,从理论上讲组织设置应该是‘因事设人’,咱们厂怎么是‘因人设事’,这是违背组织设置原则的呀!”周厂长听完小刘一连串的提问,拍拍他的肩膀关照说:“小伙子,这你就不懂了,理论是理论,实践中并不见得都有效。”小刘听了,仍不明白,难道是书上讲错了吗?

根据这一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2.你认为王教授的建议是否合适?

3.你怎样看待小刘的疑问?

七、说明

试卷满分为分,2门课程所占分值为:第一部分《西方经济学》分;第二部分《管理学》分。考试时间为:第一部分《西方经济学》分钟;第二部分《管理学》分钟。

兰州文理学院年普通专升本招生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试大纲

(试行)

一、考试目的

全面考核普通高校专科(含高职)应届毕业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主要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考试,侧重考核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

二、考试范围

主要涵盖专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内容,并参照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学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应用能力。考试不追求偏题怪题,以基础知识为出题的核心内容。为保证试卷的信度,试题均以客观性较强的形式为主。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以指定教材为主,题型包括五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设计题。

教材:

《电子技术》,尹常永,高等教育出版社,8年1月第一版,ISIB-7-04--1)。

四、试题难易度

较容易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60%

较难题约10%

五、说明

试卷满分为分,其中模拟电子技术分,数字电子技术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模拟电子技术部分

一、考试目的

全面考核普通高校专科(含高职)应届毕业生《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模拟电子技术部分主要考核对模拟电子技术中常用基本的半导体元件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的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具有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

主要涵盖尹常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技术》中所选定的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内容,重点考核基本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单元、集成运算放大器与应用、低频功率放大器、信号产生电路及直流稳压电源等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能力。考试不追求偏题怪题,以基础知识为出题的核心内容。所有试题都严格选自课本内容。

三、考试内容

1.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

(1)半导体二极管的基本结构;

(2)半导体二极管基本工作原理和参数;

(3)二极管钳位电路、限幅电路、开关电路;

(4)二极管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计算。

2.双极型晶体管及其放大器

(1)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及其放大原理;

(2)双极型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双极型晶体管的参数;

(3)共射级、共集电极、共基极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及其组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

(4)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以及放大电路技术指标的计算;

(5)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方式。

3.场效应管放大器

(1)场效应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共源极、共漏极两种基本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静态和动态分析。

4.功率放大器

(1)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2)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5.集成运算放大器

(1)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电路技术指标的计算;

(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单元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电路技术指标的计算;

(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4)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5)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种类。

6.反馈放大器

(1)反馈的概念与分类;

(2)负反馈放大器的表达式,深度负反馈下的闭环增益的计算,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了解反馈放大器中的自激、白激条件、消振原理。

7.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1)比例运算电路、求和电路、积分和微分电路、对数和指数电路、乘法和除法电路;

(2)比较电路的典型电路结构,分析方法,基本特征。

8.信号发生器

(1)RC正弦波振荡器、LC正弦波振荡器、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电路结构;

(2)矩形波发生电路、电路三角波发生电路、锯齿波发生电路等常见的非正弦波发生器。

9.直流电源

(1)分立元件的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2)集成稳压器的典型应用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部分

一、考试目的

全面考核普通高校专科(含高职)应届毕业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数字电子技术部分主要考核

考生对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理解程度以及应用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

主要涵盖尹常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技术》所选定的数字电子技术部分内容,重点考核数字电路基础与集成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集成A/D和D/A转换器、半导体存储器等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能力。考试不追求偏题怪题,以基础知识为出题的核心内容。所有试题都严格选自课本内容。

1.

考试内容

2.

1.逻辑代数基础

(1)数制和码制、各码制之间的换算;

(2)逻辑代数中的基本运算和复合运算关系;

(3)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和三个基本定理;

(4)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5)逻辑函数的两种标准形式;

(6)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7)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2.门电路

(1)TTL门电路;

(2)TTL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3)TTL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4)TTL门电路输入端的的动态特性;

(5)其他类型的TTL门电路。

3.组合逻辑电路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2)若干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及应用;

(3)编码器;

(4)译码器;

(5)数据选择器;

(6)加法器;

(7)数值比较器。

4.触发器

(1)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动作特点;

(2)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

(3)不同逻辑功能的触发器之间的转换。

5.时序逻辑电路

(1)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2)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3)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和时序图;

(4)简单的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5)若干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和应用。

6.半导体存储器

(1)只读存储器(ROM);

(2)掩模只读存储器;

(3)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4)可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5)随机存储器(RAM);

(6)用存储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7.数-模和模-数转换

(1)D/A转换器;

(2)A/D转换器。

兰州文理学院年普通专升本招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

一、性质

全面考核普通高校专科(含高职)应届毕业生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写作学。我校专升本招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侧重考核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四门课程的学习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

二、考试范围

主要涵盖专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内容,并参照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学内容。重点考核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应用能力。

三、考试参考书目

1.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上、下册,商务印书馆,8年版)。

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订五版)。

3.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4.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5.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

6.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7年修订版)。

四、命题形式及试题难易度

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五种。试题难易度分布较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60%、较难题约占10%。

五、说明

试卷满分为分,四门课程所占分值为:古代汉语50分、现代汉语30分、中国古代文学60分、中国现当代文学60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古代汉语部分)

一、考试目的

全面考核普通高校专科(含高职)应届毕业生中文课程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古代汉语部分主要考核对文选、常用词以及通论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范围

主要涵盖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上、下册,商务印书馆,8年版)所选定的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考试不追求偏题怪题,以基础知识为出题的核心内容。除断句标点翻译部分是课本外的内容外,其余试题都严格选自课本内容。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对文选的掌握,对通论的理解以及对简短文言文的断句、标点、翻译能力。

第一部分:对文选的掌握。该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对所节选文选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其中包括解释加点词的词性和词义,找出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以及翻译所给句子等方面。

第二部分:对通论的理解。该部分考察学生对通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其中包括对汉字的构造、繁简字,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以及介词、连词、语气词的认识,对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的理解以及古汉语注解、古汉语重要辞书的了解等方面。

第三部分:对简短文言文的断句、标点、翻译能力。该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对文言文的实际应用能力。本题向考生提供一篇课本之外的简短文言文,要求学生对其断句标点并翻译。

(中国文学史部分)

一、考试目的

《中国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内容包括上古至战国的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初至清中叶的文学、近代文学—晚清至“五四”的文学,共九编。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考生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学史发生发展的历史,把握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各种文学流派与文学团体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考试范围

《中国文学史》课程的考试教材以于非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为准。考试范围涵盖本课程专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中国文学史基础知识以及分析、概括、总结、论述问题的能力。试题不追求偏题怪题难题,主要以本课程最基本的知识和理论为核心内容。要求考生对本课程进行全面学习和重点掌握。

三、考试内容

1.测试学生对中国文学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程度。试题内容比较广泛,分布在中国文学史的各个章节,涉及中国文学的作家作品、概念、现象和流派,以比较著名的、带有普遍性的文学史知识为主,一般不考过于生僻、艰深的内容。

2.测试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史的流派构成、作品样式、文体种类的程度和能力。

3.测试学生对中国文学史知识、现象以及各类问题的熟悉和判别能力。

4.测试学生对中国文学史一些带有规律性问题的掌握以及概括、总结的能力。既有作家的创作思想与作品的艺术特色,也有流派的理论主张与文体的体制特点,还有体裁的流变过程等。

5.测试学生对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代表作品、重大现象以及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理解和分析的综合能力。本考题着重考察学生对中国文学史学习的感悟和认识程度。

(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考试目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考生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学史发生发展的历史,把握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各种文学流派与文学团体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7年修订版)为准。考试范围涵盖本课程专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中国文学史基础知识以及分析、概括、总结、论述问题的能力。试题不追求偏题怪题难题,主要以本课程最基本的知识和理论为核心内容。要求考生对本课程进行全面学习和重点掌握。

三、考试内容

1.五四新文学的发生与文学社团。

2.鲁迅的小说与杂文创作。

3.郭沫若的《女神》与历史剧。

4.为人生小说、自我抒情小说与乡土小说等。

5.湖畔诗社、新月诗派与象征诗派等。

6.周作人的散文、语丝文体等。

7.左翼与自由主义的文学社团。

8.左翼小说:茅盾、左翼新人等。

9.老舍、巴金、沈从文等人的小说。

10.现代诗派、臧克家等人的诗歌。

11.曹禺、夏衍等人的戏剧。

12.林语堂、何其芳、李广田等人的散文。

13.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4.路翎、张爱玲、钱钟书、赵树理、孙犁等人的小说。

15.艾青、九叶诗派、民歌叙事诗等。

16.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17.政治抒情诗:贺敬之、郭小川等。

18.农村题材小说:赵树理、柳青等。

19.革命历史小说:《红岩》、《青春之歌》等。

20.60年代散文的“复兴”:杨朔、秦牧、刘白羽等。

21.《茶馆》、革命样板戏等。

22.朦胧诗、新生代诗等。

23.知青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等。

24.女性文学与王安忆、铁凝、林白等人的小说。

25.90年代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

(现代汉语部分)

一、考试目的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这一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对现代汉语理论基础知识的了解。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检查考生对现代汉语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考试范围

以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上、下册,增订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为准,要求考生对本课程进行全面学习和重点掌握。

三、考试内容

1.现代汉语理论知识方面的基本概念。测试目的是检查考生对语言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要求考生准确回答,也需要有适当的举例说明。

2.考生根据要求,运用现代汉语理论知识,分析语音、词汇或语法方面的问题,要求考生必须使用本大纲规定的复习使用教材上所用图解或标记方式回答问题。本题目的测试目的是检查考生对现代汉语的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把握情况。

3.考察考生对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性问题的理解、认识情况。考生对问题的回答论述,必须符合语言科学理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