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历史 >> 正文 >> 正文

自动控制原理上全套配套资源文末赠书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1-1-17

身边的信息学是垂直的信息类学科咨询和服务平台,致力于洞悉最前沿的教育动态与技术热点,共享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与书籍信息。

今天为您推荐一本精品图书--自动控制原理(上)(3),本书是重庆大学精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的配套教材,比较全面地涵盖了大学本科“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内容,是编者结合多年来一线教学的实际经验,根据高等学校本科教材编写要求,综合考虑学生需求及课程发展历程,并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优秀教材内容及体系结构,通过细心研究体会编写而成的。本书配套资源丰富(电子课件、习题答案、教学大纲、试题及答案)),欢迎申请样书(链接见下方)

1作者介绍

宋永端,男,国家特聘(首批)专家,国际欧亚院士,IEEEfellow。现任重庆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曾任美国国家航空研究院特聘杰出教授及“协调系统控制”中心主任注册职业工程师(美国)。现(曾)任多部国际顶级期刊编委,包括IEEETAC、IEEEITS、TNNLS、最优控制及应用、IET控制理论及应用、国际仿生工程杂志等。获年第七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省部级和企业科研项目20余项。

2内容介绍

本教材详细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分上、下册,本书是上册,共有7章,第1章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第2章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3~5章介绍了控制系统的3种分析方法: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域分析法;第6章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校正;第7章通过几个控制系统的应用示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控制系统原理,以进一步加深读者对控制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为方便理解和夯实相关知识,每章均配备有例题和习题。本教材比较全面地涵盖了大学本科“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内容,可作为高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热力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教师、自动化相关专业研究生、科技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本教材各章节内容的介绍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方法,需要读者有相应的MATLAB应用基础,以加强对课程的理解。

3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篇控制基础篇

第1章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1.1引言

1.2自动控制系统

1.2.1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

1.2.2自动控制系统的表示方法

1.3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1.3.1开环控制系统

1.3.2闭环控制系统

1.3.3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4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4.1稳定性

1.4.2快速性和平稳性

1.4.3准确性

1.5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5.1按信号传递的形式分类

1.5.2按是否满足叠加原理分类

1.5.3按给定值形式分类

1.6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史

小结

习题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引言

2.2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2.1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

2.2.2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2.3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2.3.1传递函数

2.3.2传递函数的性质

2.3.3传递函数的求法

2.3.4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4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2.4.1动态结构图的概念

2.4.2动态结构图的绘制

2.4.3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2.4.4信号流图及梅逊增益公式

2.5闭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2.5.1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2.5.2给定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2.5.3干扰信号作用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2.5.4闭环控制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

2.5.5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

2.6MATLAB中数学模型的表示

2.6.1数学模型的MATLAB表示及其转换

2.6.2应用MATLAB指令简化动态结构图

小结

习题

第二篇系统分析篇

第3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3.1引言

3.1.1典型输入信号

3.1.2控制系统时域响应的性能指标

3.2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3.2.1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2.2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2.3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3.1稳定的基本概念

3.3.2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3.3.3稳定判据

3.3.4系统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3.3.5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以及稳定裕度

3.3.6结构不稳定系统及其改善措施

3.4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3.4.1误差与稳态误差的定义及其计算

3.4.2给定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及计算

3.4.3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与系统结构参数的关系

3.4.4改善系统稳态精度的途径

3.5借助MATLAB软件进行系统时域分析

小结

习题

第4章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4.1引言

4.1.1根轨迹

4.1.2根轨迹与系统性能

4.2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4.2.1根轨迹方程

4.2.2系统闭环零点、极点和开环零点、极点的关系

4.2.3相角条件和幅值条件

4.3根轨迹的绘制

4.3.1绘制根轨迹图的基本法则

4.3.2绘制根轨迹图举例

4.4广义根轨迹的绘制

4.4.1参数根轨迹图的绘制

4.4.2零度根轨迹图的绘制

4.5利用根轨迹图分析控制系统性能

4.5.1闭环系统极点、零点的位置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4.5.2由根轨迹图确定条件稳定系统的参数取值范围

4.5.3增加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4.6借助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4.6.1用MATLAB绘制根轨迹图

4.6.2用MATLAB对系统根轨迹进行分析举例

小结

习题

第5章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5.1引言

5.1.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5.1.2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

5.2幅相频率特性

5.2.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5.2.2典型环节的幅相特性曲线

5.2.3系统开环幅相特性曲线的绘制

5.3对数频率特性

5.3.1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5.3.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

5.3.3系统开环伯德图的绘制

5.3.4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

5.3.5由频率特性曲线确定开环传递函数

5.4频域稳定判据

5.4.1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数学基础

5.4.2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4.3对数意义上的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5稳定裕度

5.6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5.6.1利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性能

5.6.2利用闭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性能

5.7借助MATLAB软件进行系统频域分析

小结

习题

第三篇系统设计篇

第6章控制系统的校正

6.1引言

6.1.1系统校正的概念

6.1.2系统校正基础

6.2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2.1超前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2.2滞后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2.3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3频域法串联校正

6.3.1串联超前校正

6.3.2串联滞后校正

6.3.3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6.3.4按期望特性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

6.4根轨迹法串联校正

6.4.1串联超前校正

6.4.2串联滞后校正

6.4.3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6.5工程控制方法——PID控制

6.6反馈校正

6.6.1利用反馈校正改变局部结构和参数

6.6.2利用反馈校正取代局部结构

6.7复合校正

6.7.1按干扰补偿的复合校正

6.7.2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校正

小结

习题

第四篇应用篇

第7章控制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7.1引言

7.2一种电动比例蝶阀控制系统

7.3智能车速度控制系统

7.4汽车制动器性能测试的试验台控制系统

附录A拉普拉斯变换

参考文献

5配套资源

1.教学课件

2.习题答案

3.教学大纲

4.试卷及答案

6图书详情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