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围栏是草原现代化的科学管理非常必要的措施,没有围栏,就没有草原的科学管理。草原围栏把放牧,由粗放型放牧,就是发展中国家的放牧,到现代化的放牧一个转型的一个枢纽、一个必要的措施。先进国家的草地放牧都是有围栏的,没有一个国家是没有围栏的。
建设围栏的原则,要先要有一个总体设计,总体设计大概有三大部分。一个就是人居(居民点)、草地(放牧的地方)、畜群,人居、草地、畜群组成的放牧单元,这是一个总体设计的基础,按这个基础来设定围栏,而不是想到哪就设到哪,先有一个总体设定,人要住到到哪里,哪里是放牧地,放牧地哪里种草,设计内容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居住点,住在哪里要放在放牧系统单元里面,跟畜群管理有方便,它是一套。还有一点,划区轮牧的地块要确定下来,设计的时候按照干草棚、青贮窖、牧道、饮水点、补饲点,饮水点和补饲点有时候结合起来,有时候不一定。畜群处理的地块要设计好,药浴、剪毛、断尾、去角、防疫注射、分群。分群往往和牧道结合起来,畜群在移动的过程中,把这个门一开到这边去了,那个门一开到那边去了,分群要跟牧道结合起来设计,内容大概有这么多,内涵要包括进去,要设想到。还有,划区轮牧是一区一区按次序放牧,但是他每一年每一个时间都在同一个地方放牧,牧草要变坏的,非正常发展,所以划区轮牧的同时要有牧场轮换,牧场轮换就是区划好了,划了小区,围栏设置好了,但是今年的这一块,这个月在这块放牧,明年就不一定还是在这块还是同一个时间放牧,划区轮牧要和牧场轮换周期要结合起来。不然的话,每年都在一个地方放牧,围栏失去了保护、改良草地的作用了。一般划区轮牧中每个分区,小区中可以以小时计算(这个是多半电围栏的),一个是半天的,最多不要超过一周,因为寄生虫卵一周变成可感染幼虫,超过一周,可感染幼虫感染给继续放牧的家畜,如果一周之前离开,感染幼虫就直接死掉了,不再继续传染了,划区轮牧的时候,每一区的设计不要超过一周的长度。
围栏的种类有永久围栏,永久围栏表现放牧系统单元的整体布局,哪儿住人、哪儿放牧,取食点在什么地方,用的材料可以多种多样,我参观了他们的放牧围栏,几乎各个洲的放牧围栏我看过很多,现在通用的是(铁丝)网围栏,有的是带刺的,有的是不带刺的,带刺的是一道一道的,有三道就够了,不带刺的是网子,像墙一样的。土石也可以做围栏,荷兰水很多,用水沟做围栏,永久围栏大概是这个情况。活动围栏,美国中西部从前的东西,就是木桩子绑上绳子,卷成一捆一捆的,用大篷车拉上走到地就围。围的时候形状不一样,根据自然地块,尽量减少周边的长度,扩大能围(栏)的量(面积)。现在多用电围栏,电围栏是永久围栏内部有电围栏的分区,分区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常用办法就是一条线,两边是固定的围栏,这个很简单,也可以搞得很精确,比如说一个小时移动一次、两个小时移动一次、或者半天移动一次,家畜往草好的地方去,是不会回头的,是很有秩序的前进。另外一个更老的办法是一个四方形的,四方形有一边不动,移动的时候,另外三边往前滚着走,等于获得一个新的(轮牧)小区了。
围栏这个东西,总的来说,没有划区轮牧,就没有现代化,没有围栏,就没有划区轮牧,所以围栏是极其重要的。现在我们把围栏用成各家各户的分界线,那个是错误的。把草原破碎化,使得家畜利用不方便,而且破坏了放牧系统单元的结构。
总的来说,原则上围栏是为了建设放牧系统单元的,使放牧系统单元保持稳定,能够长期管理,和谐管理,放牧系统单元里人居、草地和畜群这三者关系要处理好,要处理好这三者关系就是靠围栏。
审核|苑铁军
制作|张一诺
《中国绿色时报》“草原”“中国草业”版投稿邮箱
caoyuan
vip.tom.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