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年新增院士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7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浏览新增院士名单,小编注意到,此次增选的新科院士中,有8位都是我社的化学材料类金牌作者!
想知道有哪几位?
另外,小编还整理了院士们的代表性著作
一起来看吧
陈学思 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简介:陈学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年生,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国际生物材料与工程联合会会士。担任JournalofControlledRelease,ActaBiamaterialia,AdvancedHealthcareMaterials,Biomacromolecules,PolymerChemistry,MacromolecularBioscience等国际刊物编委。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生物降解和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尤其是在聚乳酸绿色塑料、骨折内固定、组织工程和药物缓释方向开展了系统的创新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
代表性著作
《生物医用高分子》
ISBN:-7-03--0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是医疗器械和其他医疗用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都对生物医用高分子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书从简要介绍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入手,紧密围绕目前临床急需的医疗产品方向,总结了近年来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可吸收植入器械、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生物可降解水凝胶、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新型缓控释给药系统、高分子基因载体、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全书密切结合本领域前沿研究方向,期望在给读者介绍本领域研究进展的同时,为本领域研究带来启发和思考。
樊春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简介:樊春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宽诚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年担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首席科学家。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传感器、DNA纳米技术与DNA计算和生物光子学。
代表性著作
《DNA纳米技术——分子传感、计算与机器》
ISBN:-7-03--6
本书的主旨是介绍DNA纳米技术这个崭新的研究领域。DNA纳米技术是纳米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在于融合了DNA(基因)技术与纳米技术这两个热点领域,并产生了众多激动人心的研究成果。DNA分子除了具有基因的遗传特性外,同时也是一个结构精巧的一维纳米线。将DNA与纳米材料组合起来,甚至将DNA本身作为一种纳米材料,可以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本书着重介绍DNA纳米技术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几个主要方向,即DNA分子的生物传感器、DNA分子操纵和分子机器,以及DNA分子计算机。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DNA纳米技术基础"部分主要对本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科普性的介绍,适合本科生阅读;"DNA纳米技术进阶"部分则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共同撰写,希望为有志于从事纳米生物学研究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提供帮助和指引,同时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者阅读参考。
徐春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简介:徐春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年获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重质油化学和清洁油品生产。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项,年度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代表性著作
《石油炼化分子管理》
ISBN:-7-03--1
本书介绍石油化工分子管理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分子管理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石油分子组成分析方法及技术进展、基于分子组成的性质预测及面向分子管理的石油分子组成模型构建技术、计算机辅助反应网络构建及求解方法、基于分子管理的油品组成及调和模型、基于分子管理技术的反应转化过程模型开发、分子管理技术在炼厂实时优化中的应用,最后对独立开发的一套分子管理软件工具集进行介绍。
俞书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简介:俞书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学术带头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荐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现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主任。兼任Langmuir、Sci.ChinaMater.副主编。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组装及功能化应用研究。
代表性著作
《低维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学》
ISBN:-7-03--0
本书为“低维材料与器件丛书”之一。由于低维材料尺寸较小,其通常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活性,这使得大量、稳定地制备低维材料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方法。此外,低维材料的性能与其形貌、物相、成分及元素分布等关系密切,因此还需要考虑制备过程及产物的可控性。以低维材料的实际应用为导向,本书系统介绍了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制备低维材料的策略。内容不仅涵盖发展较为成熟的各类气相、液相和固相制备技术,还介绍了可控、连续、宏量制备低维材料的研究前沿。
相关阅读:俞书宏丨低维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学
张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简介:张锦,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中组部“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年获兰州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培养理学博士学位,~年在英国利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年5月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作至今,年晋升为教授。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纳米碳材料的控制制备及其拉曼光谱学研究。
代表性著作
《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生长》
ISBN:-7-03--9
本书为“低维材料与器件丛书”之一。过去20余年,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引起了全世界科学界和工业界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nr/5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