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ruanyf/weekly[1]),欢迎提交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2],提供大量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在希腊拍到的下雨天的蘑菇。(via[3])
本周话题:华为如何考核员工最近,华为的一份内部文件[4]出现在网上。
8月31日,任正非对新员工讲话,透露了一个消息。华为将把所有职位分成三类:职员类,专家类和管理类,每一类都有不同的考核方法。
(1)职员类主要指后勤人员(比如物业和保安)。这一类人员不用对利润负责,不采用淘汰制,只要适任,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是,职级不会太高,收入只略高于社会同类岗位,也拿不到股票和分红。
(2)专家类主要指所有第一线的业务人员,只要从事具体的业务,就属于这一类。他们的考核标准非常严格,如果解决不了公司的问题,达不到期望,就要走人。
(3)管理类主要指团队负责人,也就是中层干部。他们采用末位淘汰制进行考核,不管做得好不好,只要处于倒数10%,就被淘汰。但不一定是辞退,可能是换岗,也可能是回到第一线,担任业务人员。
这其实不是新制度,华为一直是这么搞的,只是第一次把它清晰得说出来,明文定为制度。看了上面的介绍,你就知道,华为员工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公司不允许你有懈怠,一旦冲不动,就是离开的时候。华为的工资虽然高,但前提是你必须为公司创造足够的价值来交换,如果创造的价值不够多,对不起请走人。
这样的制度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它有用。如果华为不这样搞,很可能成不了今天的“巨无霸”。电信设备行业的竞争特别激烈,曾经的全球手机老大诺基亚,据说内部管理很人性化,但是几年之后就破产了。
其他公司看到这套制度有用,会不会照搬过来,都这样考核员工,把利润压力分散到每个人?那样的话,我希望那些公司能明白,华为之所以敢采用这种制度,而不担心吓走人才,原因是它的利润分配向员工倾斜。华为没有外部股东,所有利润都是分配给在职员工的。如果你也要这样考核员工,就请把所有利润也这样分配。
Vue进阶专题课Vue框架创始人尤雨溪最近有一个英语专访[5],谈了3.0版发布后的感想。如果你是Vue开发者,可以看一下。
Vue的特点是入门比较简单,所以很多同学选择它作为自己的第一个框架。但是,如果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进阶就会有困难,尤其是3.0版发布以后,Vue的难度有所提升。
本周的课程资料是京程一灯为周刊读者带来的《Vue进阶专题课》,适合那些掌握了Vue基础,却在进阶之路上遇到了瓶颈的同学,可以帮助你快速提升。
这个进阶专题课从Vue的架构讲起,包括Vue3原理、Vue渲染器实现与项目实战等几部分,帮助大家全方位理解Vue,掌握源码分析技巧。项目实战部分将各种知识点穿插应用,让你成为可以独立承担工作的前端工程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nr/6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