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与结题
袁茂坤,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教研室在教学科研课题立项之后,要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的研究过程,形成课题研究结论。而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要分类积累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原始材料,为结题报告的形成提供第一手资料。最后,在教学科研课题实验结束之后,要及时撰写结题报告并申请结题。本文以《对学生自主建构理论能力渐进发展过程的研究》课题为例,重点介绍研究过程和结题两部分内容。一、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对学生自主建构理论能力渐进发展过程的研究》课题的实验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建构教师具体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理论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并初步掌握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法和一般方法。(2)建构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学科理论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运用具体方法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3)建构教师组织学生个体独立学习学科理论的过程,让学生运用具体学习方法和一般学习方法进行主动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4)建构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学科理论总结的过程,让学生在章节或专题理论的总结过程中,克服认知基础误差,进一步提高认知能力水平。(5)对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测量评价,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课题研究结论。1.教师具体指导学生建构学科理论的过程教师具体指导学生建构学科理论的过程,主要包括课时前置认知结构的激活过程、建构课时学科理论的过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生成与使用过程等四个阶段。课时前置认知结构激活的过程,主要包括对课时学习必备的前置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的激活。课时前置认知基础的激活,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课时理论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学习课时学科理论之前予以测评。课时前置认知能力的激活,主要是针对课时学习所需的具体学习方法和一般学习方法,在课时理论学习之前或学习过程中予以测评。通过对学生前置认知结构的测评,发现学生认知结构误差并及时补偿,此过程是全体学生顺利学习课时学科理论的保障。教师具体指导学生建构学科课时理论的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递进的教学环节:(1)教师分别给学生提供针对课时单点知识的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读书、观察直观教具或看视频等,小组讨论,由学生形成对应的文字总结;师生交流,教师予以评价和必要的讲授,学生完善课时单点知识的学习总结。(2)教师给学生提供针对课时两点或多点知识比较和辨析的导学提纲,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师生交流,形成课时相关知识区别联系的学习结果。(3)教师给学生提供揭示课时知识内在联系的导学提纲,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形成课时知识结构的文字总结。(4)教师给学生提供课时知识与已学过知识联系的导学提纲,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和师生交流,形成课时知识结构拓展联系和汇聚整合的拓展性知识结构。(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与课时知识相关的真实背景案例,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和质疑发问,把课时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nr/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