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原则 >> 正文 >> 正文

多花了万激励人才,最后却毁了团队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1-4-5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60318/4792767.html

做HR,可真是个苦差事啊!

上周,我们在上海举办了一堂「HRGO线下大课」,我们一位用户在现场留下了他们公司的窘境:

「A公司有个新项目,市场行情特别好,在初定激励的时候,确定以销售额的10%作为奖金总额,故每个人每个月可以多块左右的收入。为此企业每月将多花多万,以此用来激励团队。

一开始,这样的激励的效果很好,大家干劲上来了。不过到了后来,市场情况变化,这产品因慢慢变得滞销,员工拿到的奖金变少了,自然就不高兴了,觉得干一样活,奖励却少了,工作毫无斗志,核心员工也陆续萌生离职的想法。」

公司每个月多花万激励团队,核心员工照样想走,HR又束手无策,人工成本就这样打了水漂。

类似的剧情,每天都在上演。

奖励发不好,不仅伤了员工的心,也会丢企业的脸,最后毁了团队。HR们不禁仰天长啸,奖金激励,到底该怎么发?

01激励的基本逻辑,很多人并不清楚

这个案例里,每个人每月的元左右奖励。在员工的眼里已经不是奖金,而变成了工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一样,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收入大致由这三个部分组成:工资、奖金、股票/期权。这三者关系,很多人并不清楚:

工资是发给责任的

奖金是发给超额业绩的

股票/期权是发给未来潜力的

没有了超额的业绩,自然就没有奖金,公司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为什么员工却不答应了呢?

那就要从著名的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开始说起。

02涨工资,不一定带来满足感

很多人认为涨工资一定会带来满足感,从而获得更高的工作绩效,但是管理大师赫茨伯格他老人家却不这么认为。

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工资、工作岗位、福利、奖金、晋升、尊重......这些因素在组织中,发挥作用是不一样的。

保健因素,就是一个人展开工作所必需的条件,如工资、岗位、培训、福利、工作设备等;激励因素,就是一个人取得工作成果所需要的条件,如晋升、奖金、价值的肯定、荣誉、额外的工作条件等。

保健因素不会有激励的作用,大家都觉得保健因素是应该获得的,没有人会因为保健因素而满足;保健因素的存在感只是降低人们的不满。

激励因素才有激励作用,当激励因素高的时候,人们会有满足感,当激励因素缺乏的时候,人们满足感降低,但是不会不满。

保健因素,要普及,要稳健,要增量;激励因素,要突出,要放大,要变量。

这个才是激励正确姿势。

03重赏,也不一定带来满足感

著名心理学家弗鲁姆认为:对重赏的「渴望度」并不构成激励。只有这个「渴望度」,能够乘以拿到重赏的「可能性」,才真正构成激励。

定个目标,每天通宵都完不成,你再渴望,也知道拿到奖金的可能性为零,所以就不会动心。在期望理论这个公式中,激励水平就等于零。

我们都知道,定目标是需要定那种「跳一跳就才能完成」的目标。

有些公司在确定指标时,要确保80%的员工能完成最低销售指标。如果大部分都完不成,那就不是这些员工有问题,而是指标有问题、激励有问题。

另外,对外激励的承诺,一旦说出就一定要兑现。千万不要只会画饼,不懂实现,也千万不要说,大家好好干,我不会亏待大家的。

这种模糊的关联性,很难有激励效果。

04光给钱和福利,也是做不好激励的

一谈到一家公司的激励手段,很多人脑海里的答案是这样的:带薪年假,股权激励,高频团建,零食不断。

但光有这些,是做不好人才激励的。一位高阶HR,在谈论激励的时候,脑海里出来的思维框架大致是这样的。

只懂得给钱给福利,是做不好激励的。

核心人才,从来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管理牛人的方法,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05激励本质,就是让员工有使命感

年,任正非召集在国内的核心骨干,召开了一次内部管理探讨会,任正非在回忆里讲道:

“光是物质激励,就是雇佣军,雇佣军作战,有时候比正规军厉害得多。但是,如果没有使命感、责任感这种精神驱使,这样的能力是短暂的,只有正规军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驱使他长期作战。”

基于贡献差异拉开激励差距,打破平衡,形成张力,多劳多得,获取分享制等,这些都是华为这几年耳熟能详的主题词。

华为的HR还告诉,在华为,激励还分为另外四种形态,分别是显性、隐性、活性、涌现这四种类型:

为了让激励产生使命感,华为的HR也算是煞费苦心。

同样一群人,激励好了,如狼似虎,嗷嗷叫,左冲右突,按都按不住。相反,没有好的激励政策,吃大锅饭,多干少干一个样,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企业也就非常危险了。

人才并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得到有效运营的人才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管理核心人才的根本之道在于让奋斗者多劳多得,让贪图安逸、怠惰、追求享受的人能上能下。

如果所有管理者,都沉浸在的太平盛景里,眼前是沧海的云、巫山的雨,三月的雪山渐变绿荫,雾水成露、沾于衣襟,柔撸漂浮、归于沉寂。

只要你了解管理学的历史,就知道这一部研究如何激励员工创业和创新的历史。

不管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还是张瑞敏的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本质上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如何激励员工,让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涌现?

管理的本质,就是把激励的这件事,给做透了。

最后,希望你能够记住以下理念:

1)管理的本质,就是把激励做透了

2)激励的底线,不要让员工觉得是应该的

3)所有没与结果绑定的钱,都是糖衣炸弹,总有一天要爆炸

4)光给钱,是没办法激励好员工的

5)花重金,有时候也并不一定能起到效果

6)员工获得更高的收入的唯一办法,就是更好的业绩。

7)激励是一个体系化的事情,而不是一个红包的事情

8)最高级的激励,就是激励出使命感来

以上的内容,来自「HRGO线下大课」。

现场图:

像这样的「线下大课」,下一期我们将在深圳,如果你需要了解的话可以可以扫码了解一下:添加时备注一下:大课

喜欢这样的活动

点个在看,支持一下

更多人力资源系统学习

线下深度学习,与优秀企业HR一起进步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名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yz/8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