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初试专业目录、参考书、复试分数线、真题以及初试经验等几部分的内容,不过由于20的分数线还未公布,所以分数线以19或往年为基础,作为参考,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专业介绍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这一学科是我国管理学门类中唯一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覆盖面广,包含了资源优化管理、公共工程组织与管理、不确定性决策研究和项目管理等众多研究领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专业培养具备必要的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高级专门人才。
2、招生数据
2.1专业目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代码及名称: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
专业拟招收人数:1人
考试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
③数学一④概率论与统计学
2.2考试参考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弗诗松,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统计学》,贾俊平,清华大学出版社,
《统计学》,袁卫,高等教育出版社
2.3真题
以上仅为往年真题,因为关于真题部分,一般考完就封挡存放,部分学校会出售往年真题,但是更多数学校也一般不会对外出售,所以建议大家上网上找找,对基础差的同学也可跟辅导班,班上的老师一般都会有历年真题,或者向学长学姐购买。
2.49年复试分数线
总分:
单科(=):50
单科():90
3、经验分享
最近被很多学弟学妹询问各种问题,所以就开一个经验贴了,回答一下萌新问题。强调一点,我只说个人看法,任何学长学姐的经验都不能照搬!只能参考!一定一定不能照搬!
1、政治
很多学长学姐会告诉你政治复习非常的水,可以最后三个月再开始,面对这种建议的话我觉得笑笑就好,不必当真。我个人的意见是,既然你选择了考研,就不要想着走捷径,有多少知识点,就学多少知识点,可以适当的有主次的去记忆,但是书上有的,你不能不知道。千万不要小看任何一科,当我在暑假努力看知识点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笑话我,认为这么早看政治迟早都会忘掉,这么笑话我的人貌似最后的结果都不是特别理想。
我个人的复习方法是首先买一本市面上有的知识点精讲精练或者全书之类的比较厚重的书籍。开始的时候需要解决的是基础问题。全书在暑假开始的时候开始看,每天定量看完一定的章节,然后把配套的习题认真的做完。开始的这个过程会非常的痛苦,我个人认为政治的那个复习全书内容是相当的相当的无聊的,经常看着看着就趴在书上睡着了。
对于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不要想着一口气看完20页的书或者1章的知识点,这样的结果就是任务过重,压力过大,你还没开始工作就已经感觉到坚持的痛苦了;此时,不如把一天的量分解成几个部分,拿20页一天的工作量为例,你可以在早上刚开始的时候先看10页,然后在下午刚开始的时候再看5页书,在吃完晚饭的时候再看5页。这样的结果就是你不需要花费太整块的时间去看知识点,化整为零,相对而言更加轻松的完成第一遍知识点的过渡。
自己过完一遍知识点之后,不要以为此时的你有能力去做往年题了,带着这样的一种心态的结果就是你会发现正确率低到令人发指。当时的我带着一种自己是渣渣的心态刷了一遍肖秀荣0题,这个时候不用去管正确率,你只需要把自己错的题目整明白了就可以。
刷完一遍题之后大概你会对知识点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见解。此时需要做的就是,找一个你觉得最信任的考研辅导机构的政治班级,跟着专业的老师,系统的再过一遍知识。
上完暑假的课程之后,考研大纲千呼万唤下终于是出来了,此时迷之自信的我想都没想就买了一整套的考研大纲解析和配套的五六本练习册,这些书到现在还是新的...正好说到这里就顺带着提一下。政治的辅导资料,一套足以,不论是肖秀荣系列,还是大纲系列,开始的时候选好一套,就坚持用下去就好,不必面面俱到,也不推荐两个系列混着用。
从这个时期开始我的政治复习策略就是,按照报班的顺序报班,白天花不到一小时的时间自己做题或者完成作业,然后晚上去上课答疑。总的来说,后期一直跟着辅导班走的话效率非常的高,不论是需要背诵的重点还是时政的重要热点都会有专门的老师帮忙提前总结好,非常的省时省力。所以即使我最后一个月冲刺时期浪费掉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但我依然通过前期良好的基础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工作。
最后一周左右的时候,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个时候市面上各种押题的套卷或者书籍都出来了,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字,背。我因为记这种东西的能力不是特别出众,所以当时走的是理解路线,就是先禽兽一般的把所有重点原理记住,然后再根据做预测题目来找经验,这种方式个人很有效。
但是因为没有完全的背诵标答,所以很多时候你需要去积累一些政治答题的术语,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去具体的撰写。所以我在上考场的时候,虽然没有背任何一个押题的具体的题目,但是也都写的八九不离十。如果真的让我推荐一种最后的背诵方法的话,我还是认为自己的这个方法是最稳妥的。毕竟押题有风险,可能今年确实牛逼,全都押中了,那明年万一反押题呢?
还是实实在在的把原理的点都记住,然后结合经验自己积累最踏实。我一直认为,毕竟考试啊,不管是多大牛的老师押题,最后坐在考场上答题的人都是你,他可能今年压中了几道会发奖金,但是如果没压中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你就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了。至于怎么决定那是你的事情,点到为止。
推荐参考书籍:肖秀荣系列
2、英语
总的来说,英语的复习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抓住零星的碎片时间。不论你是早上在食堂排队买饭的时候,还是洗完澡之后上床之前,甚至从教学楼到宿舍的路上都可以用上。
准备考研英语我只做了两件事,一个是背,另一个是读。背诵主要是单词和作文。
(1)单词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道长王江涛老师了。因为我其中的一本单词书和背诵的作文教材都是道长的。
单词的背诵我是从开始决定考研开始就一直坚持每天背诵一定的量的单词而进行的。我所走的是以量取胜的路线。我本身记忆力不是很出众,因此我安排英语背诵的时候就显得非常的谨慎,一来是担心每天的量太大时间长了失去了动力和兴趣,二来是担心量太小无法满足英语积累的要求。一来二去的,又结合当时唐静老师的建议,决定以速战速决,多战多决的方式循环的背诵。其实说是背单词,倒不如说是一遍又一遍的看单词。
为了让自己保持新鲜感,前前后后我先后买了3本不同的单词书,用了三个不同的背单词软件,其中每本书过了至少两遍,单词软件除了最后一个也都过了两边。我安排的背单词时间是每天的早上起来的头半个小时,快速的把今天要过的几百个单词很快的看一遍,看完之后在吃完早餐之后在图书馆排队的功夫,站在门外再次的过一遍早上起来看过的单词,就是快速的浏览,不用刻意的去记忆,只需要有一个大概映像即可。
然后把单词书就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在每完成一个小时的学习之后翻出单词书看那么几十个单词。就这样,在白天的学习过程中又可以过一遍单词。经过一天三遍的浏览之后,其实已经对于单词的形和意有了一定的对应的感觉。最后在睡觉之前在花费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再看一遍当天所有的单词,这一天的单词任务就算是结束了。其实细心地话你会发现,这么一天的过程中,通过碎片时间的积累,其实无形中你用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将几百个单词快速过了四遍。
这种通过积少成多而达到的量的积累,我认为是绝对强于一口气看两个小时的单词所获得的收获的。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坚持每天的循环,你可以选择只看一本单词书,或者像我一样一本书看完两遍就再买一本新的找找新的感觉。这种细节就是因人而异的了。总之,通过这种方式,一遍又一遍的快速重复,可以让你以一种不叫轻松地感觉,不是特别耗费精力的完成单词的记忆和熟练。
单词书推荐:《练恋有词》,《十天搞定考研单词》
(2)作文
作文的提高我主要是通过背诵和修改作文两步。感觉英语学习的一大半都用在了背诵文章上面,虽然背的时候很辛苦很难坚持,但是真的走下来之后那种英语感觉的提升真的不是一星半点的。
基于上面这一点之前的感悟,我从复习伊始就一直在背诵范文。开始背诵的是连俊霞美女老师的标准范文,背完7、8篇之后又开始背诵道长的考研作文那本书,一直到考研之前把书上的20多篇经典范文反反复复背诵了不下5遍。
道长这本书其实大都是很朴实很小的词写出的很纯正的学生作文,但是这本书涵盖的题材非常的全面。所以即使你的英语基础非常的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我也很强烈的建议你去背诵这20篇作文。不是为了其中的词句,更多的是学习考研作文的套路,那种写作的形式。
背诵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多次的重复加上毫无退路的决心。我当时的方法就是以十为单位,先读十遍,看看背没背下来,没背下来再读十遍,这样反反复复。另外一点就是把背作文放在每天晚上的最后一项。在其他所有的任务都做完之后,就拿着一本作文书或者一页纸站在图书馆走廊,背不下来就不回宿舍。
相比而言连老师的作文词句更长,可能背一篇需要40分钟的时间,刚开始的时候很崩溃,加上背诵之后默写和校正的时间可能要一个多小时了。但是经过连老师的长作文的历练之后,到开始背到长的书的时候,感觉一下就柳暗花明了,大作文30分钟,小作文20分钟,经常一天晚上状态好能一口气背一大一小两篇作文,非常的提升气势。
如果说干爆考研作文需要两步的话,背诵作文只能说是第一步,最总要的是第二步,实战练习。在最后的那一个多月的冲刺时间里,抛除我生病的那十几天的时间,每天写一篇作文,有之前考过的经典考题,也有老师自己出的高质量模拟题。写完之后email发给老师,帮我改完然后回复给我。修改的内容,非要用程度词来形容的话,我只能说详细的令人发指,不论是最初级的拼写错误到习惯用语到英美文化语境中是否合适。
作文书推荐:道长考研作文系列
(3)阅读
阅读方面主要就是广泛的涉猎,一方面要熟悉考研试卷中文章的选择套路,特别是题材中心立意甚至是出题都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去熟悉英美文的说话习惯。
第一方面的提高其实很简单,一个或者两个辅导班足以。
第二方面的提高就比较麻烦而且见效比较的慢了。我当时的做法是,首先精看美剧,每周只追1-3个美剧,每天一有时间赶上吃饭休息的时候就循环循环循环,熟悉老美说话的那种腔调,这一方面其实对于大部分有追剧习惯的同学其实实现起来并不难,难的是要忍住不去追新的剧,一周就看那么几集,我个人认为当一集美剧你已经达到可以只听着一句对话就能反映出下一句的内容并脱口而出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火候就差不多了。
第二点是看英文的原版书籍,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老人与海》和《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前者比较悲壮,后者比较轻松简单。阅读的时间主要是放在午饭之后或者晚饭之后,读上那么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很惬意,复习的最后时刻的时候,很多时候你会格外的珍惜这种阅读课外书的时刻,至于原因自己体会吧。
阅读推荐书籍:考研四大名师真题全解,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
3、数学
终于到数学了。数学可以说是我考的最为惨烈的一科。给我的印象最深。
数学的复习也算是小有心得,因为一直以来数学都是我的强项,所以在定目标的时候我是冲着满分去的。在复习的时候建立自己的强项,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仅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也可以在动力不足的时候提升一下士气。
我数学的复习可以分为基础,巩固和冲刺三个阶段。伴随着三个阶段的是大量的辅导班课程和书籍题目的积累。
(1)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的课程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定性的概念,让你在学完数学分析几年之后已经忘得差不多的情况下再重新找回数学的状态。课上的内容就不多说了,都是神一样的好老师。课下我主要是自己刷全书,因为全书非常的厚,我又不是很擅长长时间的看一本书,所以当时给自己的目标就是一个月刷完一遍,二十天刷完第二遍。
最后实施的结果是,27天只看知识点和例题刷完了第一遍全书,然后花了45天连知识点带练习题输完了第二遍全书。刷全书的过程就像长征时期过草地一样,过程非常的痛苦,全书的有点事知识点全面,都是干货;缺点是知识点太多,面面俱到,干货太干,看着没有意思,一点盼头都没有。
当时经常出现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的情况,这种情况我的应对办法就是,起来继续看,看困了再睡,睡起来再看。不同于英语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数学就是需要大块的时间去啃硬骨头。其实细想一想考研数学真的没什么难度,比的就是考虑的是否全面和细心。
如果你能做到既考虑全面又心细的话,只要再训练一下计算能力就完全可以上考场了。基础阶段结束,通过课程上的串联和自己的两边刷书,知识点已经过完了3遍,这个时候已经达到了感觉自己定性的知识已经足以给别人上课的迷之自信的程度。也正是扎实的基础为接下来的巩固阶段提供的牢固的地基。
(2)巩固阶段
巩固阶段两个字解决,刷题。这个阶段就是无休止的刷题。记忆中,我是先花了20天刷完了题基础过关,然后不到30天刷完了张宇0题,又用了30天的时间做了30年的真题,二刷了一遍近10年的真题。我通过这么一段时间的磨练算是真真正正的把计算彻底解决,此时的我基本上达到了目测出答案的地步。
一套正常的3小时完成的考卷基本上最快40分钟写完,最慢2个小时也妥妥的完成了分的正确率。如果以作为自信心的标准的话,刚结束基础时候我的自信心是90,那么现在的我已经达到了的爆炸值,这个时候已经不想复习了,每天盼着赶紧考试。
所以说刷题的重要性足见,不要觉得自己是例外,想学好数学,不做题是绝对不行的,不做够一定数量的题更是万万不行的。我当时大概做了0道题左右,我想目标在左右的同学大概1道题就足以了。就在这样的嘚瑟中我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2)冲刺阶段
估计是嘚瑟太过于过分了,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冲刺阶段刚开始,我就不争气的病倒了。这一病就是两个多礼拜。在生病期间,我在数学上唯一做的有一些意义的事情就是在超越模拟题答案出来之前自己写了一份答案并微博发了出去。病好了之后,估计是烧蒙了,一度找不到做题的感觉,甚至出现了忘记知识点的情况。
这个时候我的内心非常的崩溃。一方面之前的努力感觉全都白费了,再者剩下的时间太短暂,能不能找回感觉真的只是一个未知数。这里的艰辛而痛苦不是说这个过程多么的难熬,而是说,在经历了自己最巅峰的时刻之后一些跌倒谷底的这种失落感和无力。复习的间隙这个时候真的会考虑万一考不上要则么办了。从家长的眼神中我也看到了不自信。
作为过来人,我真的希望你不会遇到我这样的状况,但是如果真的很不幸,你也走了我的老路在考前病倒的话,我只想说,坚持坚持还是坚持。这个时候,其他人真的什么也做不了了,只有你自己可以让自己振作起来。我当时下定决定,如果今年考不上明年还要再考,直到考上为止。就是在这样坚定了信念之后,才顶住了压力,从头快速过了一遍知识点,然后简单卷往年题模拟题这样一步一步的找回感觉。
虽然到最后一样没有回归最好的状态,虽然在考场上因为不自信最终发挥失常,一切的一切都显得结果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回想起来,这一段数学复习的非常的值得。至少因为数学的积累,在专业课的复习当中节省了很多计算上的时间。
推荐书籍:李永乐系列,张宇的各种题集,王式安的题集,超越考研的模拟题
4、专业课
先说你们最关心的用书问题:核心——茆诗松老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教第二版。说实话纵观这本书,就其在本科生教材中的质量绝对就是横着走的,请务必熟读里面的每一页,做会每一道题(当然也有不用太懂的地方,比如EP检验之类的,那东西显然是编程后让计算机去跑的)不过不知道茆老是不是缺个好编辑还是校对之类的,书里还是有些错误的,我会尽量将我发现的整理在笔记里,到时欢迎来勾搭。
茆书作为数理统计教材确实足够优秀,不过在概率论方面就有些偏弱了,尤其是极限定理这一章,所以建议补充李贤平老师的概率论基础,同样是高教第三版。这本书非数学科班的上手肯定是比较吃力的,但不要光被里面成段成段的证明吓退——那些你也没必要掌握,主要是能用里面的定理解题,虽然定理证明很难但用定理解题真的没那么难,你鼓起勇气刷了就能发现至少80%完全能做,剩下20%看了题解之后也一定要自己动手从头写一遍。
最后是很多人推荐的陈家鼎老师的数理统计学讲义,这个说实话对备考清华的帮助不大,可以放在最后看,像北大喜欢考察的强相合,UMP否定域,Neyman-Pearson引理等清华从没考过,再加上习题没有答案这个硬伤。。。不我最近也在整理自己做的答案,不过当然不能保证正确性,给你们做个参考,同样欢迎勾搭。
以上三件套是原则上最推荐看的书,至于其他教材当然全都可以看,在此重申一下:清华从来没有指定过任何参考书和考试范围,也就是说他不管考什么都不超纲!所以原则上看的书一定是越多越好。
再说一下跟班的问题吧,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跟班看看,班推荐考研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5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