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01学院简介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渊源于年成立的清华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目前包含“机械工程系”、“精密仪器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车辆与运载学院”、“工业工程系”以及“基础工业训练中心”6个部门。目前,学院在职教职员工人,其中两院院士1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教授人,副教授人,具有博士学位者人。在校学生共计人,其中本科生人,硕士研究生人,博士研究生人。
学院拥有光学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国家一级学科,包含材料加工工程、光学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1个国家二级学科;以及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8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摩擦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汽车安全与节能”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防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9个。
学院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融工程和管理于一体,形成了“能源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纳制造与微系统技术”、“新能源汽车的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成形制造模拟仿真创新”等学院四大集成创新平台,具有鲜明的大机械学科特色。
学院共设有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热能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工业工程等5个本科招生专业,每年招生17个班级,学生余名。学院以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为目标,构建机械大类教学平台,在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开展宽口径专业教育;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程、课外科技活动、专题训练、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基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学院拥有国家教学名师2名,建设有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承担全校机械类主要平台课与基础课的教学工作。现有1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8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1门校级精品课程。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院秉承“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致力于打造“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的机械工程领域卓越领军人才。学院各系已形成人规模的博士生导师队伍,每年招收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院从全院角度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巩固和完善教学平台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机制,规范专业课、课程组以及教学实验室建设。对于不同类别、不同阶段的研究生,分别进行基础研究培养、交叉领域研究培养、面向重大工程培养等分类指导。近5年来,共有2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5位博士生获得“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
学院各系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毕业本科生余人、硕士研究生余人、博士研究生余人,多数毕业生成为国家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02往年招生简章
1.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推荐免试通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