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核心 >> 正文 >> 正文

这个原理,帮我解决了90的情绪问题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0-2-20
研究发现,那些情绪管理能力优秀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往往也在情绪能力上表现良好,在小朋友圈里也更受欢迎。那么,如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呢?听听爱贝睿家长家长一嘉说。

我常常会遇到一些情绪问题,但是又没有好的办法去解决,比如:

早上起床常常有一股莫名的焦虑,心感觉慌慌的,甚至会影响排泄系统,常常拉肚子。

或者,有时候会发一些脾气,事后想一想又觉得没有必要。比如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跟老婆吵起来,其实当时意识到没必要吵起来,但大脑像进入一个自动驾驶的状态,根本停不下来。

直到看了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教授的《情绪》这本书之后,利用它提供的一个原理,我才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个原理就是:要对自己的感受拎得清,也就是说能够分清楚哪一些是单纯的生理感受,哪一些是你真实的情绪反应。

先让我介绍一下巴瑞特教授其人其书。巴瑞特教授是美国心理科学学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世界最知名的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之一。

《情绪》也是她的最新著作,专门给大众写的,介绍她颠覆性的情绪研究理论:情绪建构论。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吉尔伯特将此书称之为:达尔文之后最重要的情绪理论。名副其实。

重新认识情绪

为了理解这个原理,我们还得从情绪的定义说起。

传统的观点认为情绪是普遍的。全世界至少有六种基本的情绪,比如快乐,悲伤,生气等,他们有统一的表情以及生理反应,是客观存在的,有一些特定的脑区去控制它们。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保罗艾克曼,有一部美剧叫做《别对我说谎》,其中的男主角,就是以他为原型的。

但是莉莎在这本新书中提出了颠覆性的新观点。她认为情况并非如此!

在过去几十年,有几百个研究来支持她的新理论。莉莎认为,情绪的本质是预测。

这其实也是大脑的基本工作方式,我们的大脑就像是科学家一样,时时刻刻在进行预测,根据以往的经验,然后来猜测眼前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给它赋予意义。

我们来看下面这幅图??。

?你觉得这幅图是什么呢?你的大脑现在一定是在疯狂的进行猜测它是什么,它最可能是什么。

你可能会想,这是不是北冰洋里面的冰山?或者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斑点?又或者是你此刻大脑一片空白,猜不到它究竟是什么,因为你以往的经验里面没有类似的东西。

这时候,你的大脑就经历了一个叫做「经验失明」(experientialblindness)的阶段。下面,我就来揭示答案,帮你治好失明吧!

?现在知道它是什么了吧?如果再让你看原来的黑白照片,就能够看到一条蟒蛇了。

这是因为你学习了这个新的知识,将它作为你经验库中的一部分,就可以快速运用它进行预测,给图案赋予意义。

嗯,我们对情绪的判断也是这样的。

不仅仅是从表情来猜测我们现在是什么情绪,我们还会结合当下的情景以及我们内感受(interoception),比如我们的心跳、身体温度、手心出汗程度等等,这样一些感受来进行猜测。

为什么光从表情来猜测是不够的呢?可以来看一下年Science上面的一个研究,如下图:

?你觉得他们现在是怎样一种情绪状态呢?是痛苦吗?是愤怒吗?

不是,实际上是网球运动员得分后极度兴奋握拳大吼的表情。

再来看下面这幅图片,这个男人正在接受身体穿孔的手术。他的表情跟上面网球选手的得分时的表情有区别吗?

?科学家们把这个表情转移到网球选手的脸上,看起来毫无违和感呀。参加实验的吃瓜群众都无法分辨!

?

可能你会说这是一些强度很高的情绪反应,一般的情绪状态呢?人们还能不能通过表情来判断他此刻的情绪状态?

在YouTube上我看到一个视频,叫做theRestingBitchFace,也就是说「丧」脸,看起来总是一脸不爽。实际上他们此时的表情是中性的,所以常常会受到别人的误会。

?我之前学车,要坐大巴去郊区,就遇到「丧」脸。司机的脸色不是特别好,看起来好像一直在生气。

后来我发现,那只是他非常专注开车的样子,他会去抿他的嘴巴,眉毛在自然的状态下,稍微往上翘,看起来就像很生气。

莉莎认为,实际上人们的情绪,就像是曲奇饼干一样。曲奇饼干可以是大的小的,干的软湿的,薄的厚的,有各种各样的形态。

情绪也一样。你以为这个人笑着,但他内心可能是生气的,你看他在哭,但他只是喜极而泣。同样是生气的情绪,我们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不自觉地根据情境来判断别人或自己的情绪,比如说同样是哭泣,为什么有的就是喜极而泣呢?

因为我们知道这个情景可能是一对失散已久的母子,重聚了。或者一对因误解分开的情侣,重归于好了。

第三个,我们会根据内感受,来进行情绪的判断。内感受就是我们身体感受的总和,比如心跳加速,身体发热,手心出汗等等。它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只不过在一些关键时刻,我们会给它赋予意义,它就变成了情绪。

我们常常会错误解读这些内感受,比如本书的作者莉莎,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个同事对她很有意思,一直追求她,想邀请她出去吃个饭,约个会。但莉莎对他没什么感觉,在对方多次轰炸下,觉得不好意思,不得已还是去见他了。

在餐桌上,莉莎突然间觉得自己的脸颊发红,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糟糕,难道这是心动的感觉吗?

莉莎回去之后,才发现她是得了流感,那些只是流感的症状。她错误地把这些症状归因为心动了。

我们在心理学教材里面也看过吊桥实验,那些在吊桥上的人,相对于在平地上,对女性的好感度会增加。实际上也是人们错误地归因他们的感受。

如何运用原理改善情绪?

了解了这个原理之后,我重新来看待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我早上起床会感到莫名的焦虑。

其实,这是因为早上起床的时候人虽然醒了,但是身体还没有醒。口干舌燥,血压又在慢慢恢复,眼睛怕光,这个过程比较难受。

所以我要给它们赋予意义。

联想到工作或者生活上的一些挑战,这是不是说明我最近过得很糟糕?这种身体反应是不是在向我发出这个信号?

这种内感受强化了我的负面评价,就越想越焦虑。

当我意识到有可能是错误归因的影响之后,我起床会先做一下深呼吸训练,然后用冷水洗个脸,让自己清醒一些。接着开始刷牙,用清新的气味来驱除口腔不好闻的味道,再去喝水,让自己整个人身体也慢慢醒过来,这种糟糕的感觉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我同时发现,因为一些小事情跟老婆发火,往往也是发生在这样的时刻。

比如早上要一起出门,老婆却比较拖拉。傍晚一起回家,或者是刚回到家还没有吃饭的时候,因为都没有吃饭,身体血糖比较低,胃也可能有一些翻滚。这样的情境,我的身体就会把这些反应解释成是生气,它们变得很强烈,让我的火爆程度蹭蹭蹭上去了,难以控制。

现在我的做法是,早上先喝一杯酸奶,让自己的血糖升上去。或者跟对方说现在我的内感受让我容易失控,吃饭后我们再聊这个事情。

我把这个原理也运用到另外一些情境当中。比如晚上回到家,吃饭后,瘫在沙发上玩手机,觉得自己真的很累了,什么事情也不想干。

后来我开始反思,我确实是累了,但又想多读点书,怎样来改变这种状态呢?

我想到的是赶紧去洗个澡,结果洗完后整个人都精神,可以做事情了。这篇文章,就是一个晚上我洗完澡之后,用两三个小时写出来的。

当然,如果宝宝还不会自己洗澡,怎么办呢?哈哈,可以尝试玩玩我研发的《情绪星球》等桌面游戏哦,专门为宝宝情绪管理而开发。??

一嘉老师设计研发的《情绪星球》玩具盒子

点击小程序即可购买

言归正传,既然我能够改变晚上疲惫的状态,是不是也能让自己早上起得更早些呢?

我现在大概是晚上12点睡,早上8点到8点半起床,这样我就睡了8到8个半小时,有点长,浪费。我能不能就只睡7个小时,早上7点钟起床?

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必定会感觉到很困,眼睛睁不开。所以我要采取办法改善身体的这种生理反应。

我把闹钟调到6:50,先把自己闹醒。之后把窗帘拉开,把灯打开,再放上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在床上再眯十分钟,让自己的身体更快醒起来。起床之后去刷牙洗脸喝水,喝一点酸奶。

我大概坚持一个星期后,发现早起没有太大压力了。

结语

《情绪》一书还介绍了很多有意思的研究,拿育儿举个例子吧。巴瑞特教授告诉我们,实际上,婴儿很早就形成了有关情绪的概念,这个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早。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那么你就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培养一些技巧,让他们的情绪脑发育得更好。具体如何做?

巴瑞特教授为女儿索菲亚发明了一个「坏脾气妖精」的概念,每当索菲亚发脾气时,她就会说:「让我们一起把坏脾气妖精赶走吧!」

然后,她把索菲亚领到一张特定的椅子前,告诉她这是「冷静椅」。一开始,索菲亚会踢椅子,宣泄不愉快的情绪;后来,索菲亚会自己主动坐到冷静椅上去「冷静」;再后来,索菲亚会告诉大家「坏脾气妖精要来了」,然后奔向冷静椅。

这些方法和工具让索菲亚成长为一个高情商的女孩,相信这些方法也能够给你启发。?

爱贝睿家长教练一嘉老师,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曾在国内知名的线下早教机构工作,实战解决过成千上百户家庭抛来的育儿难题,拥有丰富的早教经验。

在爱贝睿,一嘉老师是未来脑计划的情绪脑体系总设计,主持研发爱贝睿原创情绪系列桌游《和生气做朋友》、《情绪星球》和《情绪大营救》,后来这三款玩具都成了爱贝睿的断货王哦!

在未来脑计划,跟着一嘉老师育儿吧!▼▼▼

加入未来脑计划,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治白癜风秘方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