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制与现代学校管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尤其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快,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资本的本性是贪婪无尽的,为了榨取工人最大的剩余价值,仅靠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是行不通的,受到工人强烈反对,工人“磨洋工”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生产管理混乱,劳资矛盾激化,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现代资本主义的管理制度应用而生,其核心是如何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美国的一位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罗(也叫泰勒),在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阐述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当时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书中说:“科学管理如同节省劳动的机器一样,其目的在于提高每一单位劳动的产量”。他创造的一套测定时间和研究动作的工作方法,从而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的利润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其基本内容和原则是:
一是劳动方法标准化,制定标准时间。科学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研究出最经济而且生产效率最高的所谓“标准操作方法”。严格地挑选和训练工人,按照劳动特点提出对工人的要求,定出生产规程及劳动定额;
二是实行差别工资制。不同标准使用不同工资率,达到标准者奖,未达到标准者罚,以鼓励工人提高生产效率。
三是实行职能式管理,建立职能工长制,按科学管理原理指挥生产,明确划分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并建立生产控制、成本计算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制度。
“泰勒制”从每一个工人抓起,从每一件工具、每一道工序抓起,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出最佳的工位设置、最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最适合的劳动工具。泰罗的科学管理系统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实行泰罗制的工厂里,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
列宁这样评价泰勒制:“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
可以这样理解:他运用现代技术,选择技术和体力智力最优秀的工人为标准,将工作各种动作程序最优化和标准化,用最短的时间最节约成本,以此为标准来确定所有工人工作的标准和定额,达到者付给非常优厚的工资待遇。那绝大多数就是拼上老命使出吃奶的劲也达不到这一标准的,就必须甘愿接受惩罚。可这就是标准,这就是制度,制度明明白白放在那,你没能完成定额,惩处你还要你无话可说。
更通俗的是学生考试就要靠满分,九十九分都是落后的;体育比赛就必须争第一,你是第二你就是失败者。读书就要读请北大,做人就要做人上人。
与现在好多地方树立“标杆”“旗手”一样,因为他是最优秀的,其他人只能是学习和仰慕的份。
在学生教育上,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如无数的家庭“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小年纪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学书法绘画,学钢琴电子琴,学舞蹈,考各种各样的证书,还美其名“从小培养特长。”
学校汇集最优秀的教学资源,招收优秀学生,成立“重点班”、“示范班”、“培优班”,配备最优秀的老师,集中一切力量“拔尖”,来提高学生的升学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更有甚者高喊:“只要学不死,就要死命学”。而普通的学生难比向背,只好望其兴叹。管理学生是这样,管理教师教学也都是如此。树典型,育能手,用重奖等办法提倡鼓励向榜样看齐学习,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优秀者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一般的智力能力,都是芸芸众生,不是超人。我们承认落后,我们都在人生的路上奋力奔跑,可我们能跑得过男子百米飞人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吗?(9秒58)能跑得过美洲猎豹吗?(百米仅需6.13s)你行还是我行?
王治利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6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