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核心 >> 正文 >> 正文

SAP,实现了你们的智能管理预期吗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1-6-23
白颠风 http://m.39.net/pf/a_4710682.html

导语管理是买不来的。SAP仅是搭建信息化平台的工具,走向智能管理的工具,但不是经营管理本身。

智能管理是“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智能管理,我们会联想到MES、OAS与ERP等智能管理系统,而提到ERP,我们首先联想到SAP。

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头号ERP软件SAP,在非常多的企业里并没有实现智能管理预期。

在困惑中前行的智能管理

企业家常常会有一些困惑:企业发展大了,部门多了,流程长了,信息孤岛产生了,导致营运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管理成本大幅上升,决策速度慢,效果差。面对大企业病,怎么办?据说世界80%的强企业导入了SAP,中国企业近20年来也导入各种各样的ERP,包括SAP。但中国企业表现出水土不服的现象,花了非常多的财力和精力,却惹上一堆的麻烦。这些麻烦包括(但不仅这些):

?数据不说明问题,想弄清问题,还得从SAP中导出数据,进行甄别、加工,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审批环节复杂,流程长。

?审批过程信息不全,不如纸质文件具体、清晰。

?部门墙现象严重,未上SAP前,跨部门审批通过面对面沟通,虽然多跑路,但还能解决问题。上了SAP之后,跨部门审批通过SAP系统过单,部门不理解就拒单不接收,事情还办不了。

?销售计划未能实现大数据分析推高预估准确率,产销协同未实现及时与可视预期。

?点开一个文件包时常耗费很长时间,作为管理者,感觉不如翻阅纸质文件简单快捷省时。

?非常多的人员因SAP而工作,导入数据、维护系统,后勤人员不降反升。以上问题,第1项,没有实现智能决策支持。第2-7项,推高了管理成本。这些都没有实现SAP智能管理预期。

SAP为什么在中国水土不服?

从世界范围来看,SAP是一款非常成熟且与时俱进的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得到包括世界强企业在内的大企业的普遍认可,但在中国本土企业为什么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

根据笔者在中、外企业工作的经历,以及与外资供应商(包括设备、材料、管理咨询等)互动的经历,梳理其中的一些原因(可能是片面的,如果对本土企业应用SAP产生一些积极的参考,甚感欣慰):

▌过程管理文化。本土企业比较容易接受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人治,对人治理,是经验式管理,国学是中国式管理的经典。西方企业重视人的作用,但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