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10年前有句超时髦的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当时光倏忽迈进年,我们再扪心自问:究竟读了多少书?有过几次刻骨铭心的旅行?身体和灵魂哪一个不在狂飙?
然而最近的3年,现实却是这样的: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个角落时,人们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出行被限制;
今年元旦前后,中国人几乎都是踉踉跄跄“跨年”过来的,大部人“正阳”,少部分人“阳过”,极少部分人“阳康”,身心被折腾;
春节后,海啸般大面积感染之后,疫情突然在人间消失,好似“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我们的灵魂又好困惑。
人们禁不住慨叹“生命无常”的同时,第一次感到身体和灵魂似乎同步了,回到了现实和当下,生活节奏慢慢降下来,不再为功名利?所羁绊,不再风风火火闯九州,而是重拾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平实而平淡,生命却愈发有意义。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平民英雄”。
更有一部分人大彻大悟,不争,无为,在动荡而喧嚣的世界中,独自享有平静、专注和幸福。
于是,觉醒者们开启《正念之旅》:呼吁请你慢一些,让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一起走!
因为正念是现代人解决常见压力和情绪难题的好方式,是必备的身心养护工具!
美国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实践者、禅宗弟子皮特?伊科诺穆,历经数年学习实践所著之书,应时应景行销世界,刚刚好登陆中国,可谓“道法自然”。
01正念确实能给我们带来好处吗?
正念如果按照字面意义的理解,可以简单解释为“正确的观念”,属于正能量,积极的态度,向上的精神。
《正念之旅》给出最权威的解释:
正念的英文是“Mindfulness”,指一种专注当下的状态。其本源来自佛教的禅修体系,因此中文恰好又有现成的“正念”一词与之相对应。译者李丽琳女士认为“此正念非彼正念”,且并不具有任何的宗教色彩。
这下我们明白了:正念并非限制在宗教圈,普通人皆可以接受,学习和实践。
如果再追溯,最早的正念导师乔?卡巴金将正念定义为有目的地行动、活在当下、不评判。
想想看,这个正念字面意思简单,但真正做到确实有难度。
比如,有目的地行动,很多人做不到,因为很多人受惯性思维和随大流影响,根本是漫无目的。你要真问他:你究竟为了啥?
他会马上一愣,说不出话来,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啥。
再比如,活在当下,说得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
回到开头那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话本身就不是活在当下,是一种现代人身心分离的不正常状态。读书就是认认真真地读,旅行就是踏踏实实地旅行。
李大钊说得好: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要学就学会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
分享一个故事。
一个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
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书中的正念,正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目的是解决现代人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种种情绪问题,其本质是通过管理情绪让我们获得快乐平和的方法。
也是解决身体和灵魂不一致的问题。
那么,正念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
据作者临床研究和实践积累,脑神经科学证明,正念有效缓解压力,消除抑郁、焦虑等精神困扰,疗愈心理创伤,提升专注力和自制力,改善自信、自尊和幸福感,是让身心迅速补充能量的最佳方式之一。
身体和灵魂,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身心。健康的概念本身,就包含身心健康两大方面。
通过大疫情的洗礼,人们更加注重身心健康。
一个人,终将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简单和快速的方式,来帮助自己突破各种身心难题。
这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世事发展的潮流和规律。
02正念练习最开始跟学骑自行车一样简单吗?
一般对正念有接触和研究的人,对正念练习并不陌生。
百度一下“正念冥想的名人”,排位第一的是乔?卡巴金,就是前文提到的正念先行者。
排在第二位的是前苹果CEO乔布斯。当然还有科比,马云,施瓦辛格,陈坤等等。
他们是正念练习的代言人,其实只要正常的人接受并不难。
据说乔布斯在读大学时,就开始接触正念冥想和禅修,曾经追随一位印度大师。他的办公室有多平方米,在我们看来不算大不算小。但鲜为人知的是,里面却几乎是空的,唯在中央放置一个打坐垫。在他每次需要做决策时,他都会坐到坐垫上开始正念冥想,好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进入禅定状态,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作者皮特?伊科诺穆指出,正念练习最开始就跟学骑自行车一个道理。
想想你自己,多大学会的骑自行车?有几个人不会骑自行车?小孩子都能学会的大人还学不会吗?
他告诉我们,谁也不会生来就会骑自行车,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这本书,主要面向的也是正念初学者,以及对正念感兴趣的人。
不分男女老幼,种族国家,贫穷或者富有。
普惠大众的,才是真正的高贵。
你首先要先接受正念的观念,然后去正念练习,再后来是学无止境的提升。
通过练习,我们就会学会管理各种情绪,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jg/1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