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一屋檐。房子不仅仅是商品,更承载着家的意义,道路、环境的美观大方,楼宇、屋面的坚固耐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居住感受。然而房屋在见证阖家幸福、为业主遮风挡雨的同时,也避不开风风雨雨和岁月的侵蚀,无论是房屋本体还是小区的公共设施,年久之后总免不了修修补补。
住宅维修资金就是这样一笔保障房屋和公共设施“健康长寿”的“医保金”和“养老金”,对于超出保修期小区公共部位的维修、更新、改造产生的费用,就需要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支付。
工作背景
为切实维护业主利益,提升住宅维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高效性,闵行区积极探索大数据分析手段在住宅维修资金日常监管中的应用。区房管局依托维修资金系统平台,本着“数据发现问题、数据分析原因、数据寻找答案”的理念,对年本区商品住宅维修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发布了《年闵行区商品住宅维修资金管理情况报告》白皮书(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从资金使用、公共收益入账、资金续筹、代理记账情况、网上巡查情况等方面出发,对各街镇维修资金的基本情况作了阐述和立体分析,总结归纳了不同街镇在资金使用上的特征及侧重点,为全区维修资金管理情况出具了一份“体检报告”。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显示,自年闵行区开展定期维修资金使用情况网上巡查以来,近两年工程审价覆盖率较之前大幅提升,小区工程透明度得到改善。
公共收益入账金额和入账率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自闵行区加大公共收益入账巡查力度,启动约谈机制以来,收益入账金额已从年的.69万元增长至年的.71万元,增长幅度达到.81%。公共收益入账的规范化为老百姓扎牢了钱袋子。
从公共收益使用途径来看,小区公共收益入账后主要用于补充维修资金,且公共收益补充维修资金占收益入账比例逐年递增,至年已达62.89%。在公共收益的补充下,维修资金有效减缓了枯竭速度,缓解了小区续筹压力。
对于维修资金余额不足首期筹集金额30%的小区,应当按规定进行维修资金续筹。近年来,闵行区维修资金续筹情况稳中有进,成功续筹的小区数和续筹金额逐年增加,但全区层面仍有20个小区余额已不足30%,属地政府及房管部门需进一步加大续筹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推进维修资金续筹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报告》已下发至各街镇(工业区),以便街镇更好地掌握辖区维修资金管理情况,从数字出发、用数字说话,依托数据支撑探索管理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维修资金管理的“软实力”。
上观号作者:房可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jg/15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