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康复科的治疗室里,63岁的脑出血患者徐宝钏正在借助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研发的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依靠运动想象进行手腕功能康复训练。这个“纯意念控制”的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叫“神工”,核心技术就是脑机接口。天津大学近年来在医工结合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瞄准医疗健康前沿问题,在“新医科”高地持续发力。9月26日,医院、医院、医院,共建医院体系,打造医教协同、医工融合医院集成示范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深度融合。在医学门类授予工学学位医工融合,即医学、工程的交叉融合,其创新发展离不开学科交叉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早在年,天津大学就开始了对医工融合的探索。“天津大学在国内首批创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启了医工联办该专业的先河。”天津大学医学部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何峰介绍道。年,天津大学成医院,进一步促进工科、理科等传统优势学科与医学学科交叉融合,以医学需求为牵引,突破学科发展瓶颈,培育新兴学科生长点,规划良好学科生态。年,天津大学获批全国首个智能方向的医学类本科专业——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它是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在医学门类中授予工学学位的本科专业。“作为医工深度融合的学科,智能医学工程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兼具深厚数理基础、完备医学知识、掌握智能工程技术手段以及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临床转化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何峰介绍,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是把临床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jg/1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