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价格 >> 正文 >> 正文

越是正确的理论,越难以指导实践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1-1-15
最近翻了几本西方管理的经典著作,在泰勒到德鲁克的五六十年间,涌现了非常多的管理大师。翻阅几本之后,有几点体会,随手记录如下:

一个人阅读的有效范围

一个人阅读的有效范围受限于个人认知和过往经验。或者说,一个人只能读进和他认知能力相仿的内容。太浅了,觉得没意思;太深了,觉得太晦涩。最近在看福列特的理论,有几分晦涩,但又时不时被大师的透彻所触动,像这种作品,只会常读常新,永不过时。大概在三年前,第一次阅读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基本上没什么感觉,就随手翻了一遍,可以说基本没读进去。今年年初重新再看的时候,已经被大师的光辉完全笼罩。所以,当翻开一本公认的经典,如果读上去没什么感觉,可能先要问问自己在这一领域的认知是否到位了。

越是正确的理论,越难以指导实践

读书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嘛。可惜越是正确的理论,越难以指导实践。因为一个理论要足够的正确,意味着它要覆盖足够多的场景。而由于覆盖的场景太多,也就意味着它离指导某一具体实际场景的实践就越远。比如德鲁克的名言:「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人的善意」。太有道理了,但具体在管理过程中某个场景下该怎么做呢,抱歉,这个得自己去领会。

再比如,德鲁克在60年代就提出了企业管理的「目标和控制理论」,在企业家和管理界引起了很大的讨论,也得到了很多企业家的认可。当时有很多日本企业依据德鲁克的「目标和控制理论」制定企业的目标管理和绩效制度,一二十年过去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有人开始怀疑德鲁克理论的正确性。但德鲁克的另一位粉丝,Intel的联合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将德鲁克的理论和他在Intel的经验相结合,实践出一套iMBO系统,并一直践行和迭代,将Intel带上了科技公司的顶峰。这套iMBO系统,就是日后被Google发扬光大的OKR。

水到渠成的实践经验,也不会有人能再走一遍

如果说「越是正确的理论,越难以指导实践」,那么直接利用那些被实践所证明的东西,来指导实践总可行了吧。如果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可以;如果用在创业这件事情上,不行。因为实验室里的条件都是可以控制的,而创业和管理,一切都是变化的,都是不可控的。实践确实出真知,但它们都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真知,这种特定条件,就决定了它在指导实践上势必是狭窄的。这也是创业和管理实战经验分享价值的局限所在。

打个比方,比如我们的目标是爬一座山,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爬山需要的知识,可以从多方面去论证选择什么样的爬山策略以便让我们顺利抵达山顶,但只有理论不会让我们学会爬山,因为爬山是一种实践。而实战经验,就好比爬往山顶的一条路,是千万条中的一条。每个人因为受时空的约束,也只能选择一条。既然这条路已经是被证明的,是被趟出来的一条路,那么它看上去会比理论显得清晰,易懂。虽然道路曲折,但似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虽然它看上去水到渠成,但也绝不会有人能再走一遍。

往期阅读:泰勒和他的《科学管理原理》

论情商的本质|谈谈电影和阅读|谈谈我对OKR目标管理的认识|你为什么不快乐|只有芸知道

NIKE的成长之路|告别充实的二〇一九,迎接下一个十年富兰克林的道德迭代计划

重读《挪威的森林》|当我长你这么大,你是不是变我这么小了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下)

人的欲望、痛苦和快乐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上)

佛教中常见的称谓

和女儿一次冲突之后的反思

佛学体系初探

有感于三岁的儿子明天开学

关于认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浅谈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

幸福的方程式

幸福的人生哲学

苦难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家乡的年味儿

爱的本质

自律的方法论

自卑与超越

人生要处理的五种关系

创业杂谈之市场需求

告别不平凡的二〇一八古典数学之神-阿基米德

在改变世界之前,先改变自己

百度的覆辙,滴滴不可重蹈

《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牛顿和他的《数学原理》

欧几里得和他的《几何原本》

人的物质和意识

初创企业招聘之痛

一位生命中的贵人

纪念一位老人吕承通

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jg/7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