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植德律师事务所邀请,年10月底与律所各位合伙人交流分享了学习《穷查理宝典》的心得。查理·芒格最早也是一名律师,所以我有机会应邀在律所和杰出的律师朋友们交流《穷查理宝典》学习心得,有特别的意义。
感谢植德律师事务所的同事整理了文字初稿,以下是我现场发言内容的选编。
感谢各位老师,给我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穷查理宝典》的学习心得。
我曾经感慨说,芒格和索罗斯都是金融大师,但他俩写东西的风格完全相反——索罗斯的风格是,每一个词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但只要我们花大量时间去理解,会觉得原来这就是常识;
芒格有点像生活的哲学家,他把常识放在了一些浅显的比喻和类比当中分享,每个字我们都懂、像大白话一样,但是把它们连在一起想要真的弄明白,其实也不容易。加之我们和芒格先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又有一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各方面因素叠加,导致《穷查理宝典》读起来不是非常容易。
虽然我在得到上讲过《穷查理宝典》和《查理·芒格传》,但平心而论,那时候我对查理·芒格的理解还比较表层,对这两本书的理解也就很难真正深入。到今天,我对《穷查理宝典》的思想也还是在学习的路上。
因此,我今天主要是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学习《穷查理宝典》过程中的感受,大致可以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被观点触动:用多元思维模型思考复杂问题
我最早读《穷查理宝典》这本书是在年左右。
那时,我作为一个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和研究生导师合伙成立了一个旅游规划咨询和设计公司,开始做文旅行业的咨询,思考景区应该如何发展、规划的问题。
但一个文旅项目牵涉的因素太多了,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它包括了土地使用、生态环保、市场预测等等非常复杂的动态因素。我发现,一个项目能成、客户愿意买单,往往是因为甲乙双方和评审专家达成了共识。但这么复杂的问题,我其实并不太确定,大家在一起研究达成共识的方案,是不是一定是对的?
为了解决这个困惑,我把当时市面上行业相关的各种书籍文章找来,却没找到一个让我满意的方法,让我对自己提出的规划建议有十足的信心。
直到年的一个下午,我无意中读到了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书中解决问题的思想,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
芒格说,任何一个领域的人,如果想要处理一个复杂问题,就不能只学习自己领域的知识,还要把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全都掌握,像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医学、心理学等等各个领域都要掌握,然后再来理解一个事情并做出决策。芒格把这种思考方法称为“多元思维模型”。
其实我当时看不懂这句话,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会和我旅游规划专业有关系。但我心里有个感觉:“不明觉厉”,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后来,我个人感觉,芒格多元思维模型的有效性可能是基于以下逻辑:
第一层,如果一个规律是通用的(普世智慧),那它一定会在不同领域或多或少重复出现,学习跨学科的知识,其实给了我们多个视角,分析事情发展中会受哪些因素影响,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做分析的交叉验证工作。
第二层,为什么要用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来交叉验证呢?
跨学科的知识很多,但我们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1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