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历史 >> 正文 >> 正文

标准的发展史第二集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4/9/18

近代标准是古代标准的继承和发展,但两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古代标准是建立在手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上,基本上处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阶段,主要是一直觉和零散的形式,通过缓慢的进化过程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突出。

近代标准是在大机器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为标准化提供了大量的经验,更为标注化提供了系统的实验手段,从而推动标准化进入了以严格的实验数据为根据的定量化阶段。

18世纪末期,英国开始了纺织工业的革命,蒸汽机和纺织机带动了大机器工业生产,促使标准化发展成有明确目标和组织的社会活动。

年,美国E●惠特尼首创了生产分工专业化、产品零部件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被称为“标准化之父”;年,英国的J●B惠特沃斯设计了“惠氏螺纹”,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统一的螺纹和螺母,为互换性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年,美国人泰勒首创了劳动时间管理标准,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在这一系列变革和进步中,行业标准化和国家标准化行为纷纷开始出现,人们通过民主协商的办法在广阔的领域里采用自己设计的工业标准化体系,伴随着工业化过程,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各种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纷纷成立,致力于解决行业技术的统一问题,制定和发布各种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如英国的机械、土木、造船、钢铁、电气工程协会;美国的机械工程师、土木、锅炉商协会、材料试验学会等。

年,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化组织。这也标志着标准化工作进入了新的时代,标准化工作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16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