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 >> 正文 >> 正文

金碚漫漫科研路,毕生实践心中国经营报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5/4/8
本报记者杜丽娟北京报道最近,《金碚学术自传》出版,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在产业经济学、企业理论与实践等领域成就卓著。和其他经济学家不同的是,金碚的科研成果对经济学研究的基于抽象“假定”的纯理论推演较少,而是选择更多去实践和观察。青少年时代,他曾问老师:“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如何证明这句话呢?”在知识匮乏的时代,金碚希望做个“明白人”,并逐渐对未知世界有了更多的好奇心。心理学家说,好奇心是人类本能。“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才会有更深的探索。”金碚感叹。在这份好奇心的驱动下,金碚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科研之路,以期通过学者的观察视角,为世人提供一个看世界的角度。科研之路开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使中国经济学者有了更丰富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批优秀的经济学家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带着推进经济学各学科发展的使命感,他们投身于发展中国经济学的科研事业中。金碚是恢复高考以后的第一批学生,在南京师范学院和南京大学读完本科和研究生后,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并于年进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在4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金碚在中国社科院的工作经历最长,前后有24年。“中国社科院当年确实处于改革理论探索的最前沿,国家一些重大的改革方案,都有社科院的人共同参与,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实际,科研工作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对从‘文化大革命’中走过来的一批年轻人有较大吸引力。”说起对社科院的印象,金碚这样评价。作为中国较早的国家智库,当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曾直接参与了深圳特区、海南岛的开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战略和政策落实的调研和方案设计,是众多学者向往的殿堂。“能进入这样的学术殿堂,与中国最顶级的学术大师及众多师长为伍,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金碚说。然而对金碚来说,这种幸运并非一开始就存在,而是他多年不断努力的结果。在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之前,金碚在南京大学担任讲师,其间在《经济研究》发表的文章就引起学术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nr/16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