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 >> 正文 >> 正文

招生快讯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1-7-8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36741.html

材料、信息和能源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是信息和能源的重要支撑。东北大学材料学科是一个具有近70年历史底蕴的学科,形成了金属材料的优势和陶瓷材料的特色,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校内科研基地涵盖了材料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

料成材,材成器,器好用。学生可以在此受到从材料基础知识到工程实践的全链条创新训练,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东北大学材料学科拥有高水平教学与科研的人才团队,将给您创造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成长环境。

——秦高梧教授

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NORTHEASTERNUNIVERSITY

“超级钢之父”王国栋院士:

绿色轧钢创新模范

王国栋,年出生于辽宁大连,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为我国超级钢的开发、生产和应用走在世界前列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超级钢之父”。

“超级钢之父”王国栋院士

通过设备升级和新技术开发,不断提高钢铁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绿色、低耗钢铁生产,从跟跑、并行,直至让中国成为世界绿色钢铁工艺的全球领跑者,这是王国栋院士毕生的梦想。

年,国家计划项目——“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立项,其中“铁素体——珠光体钢实现晶粒细化的基础研究”课题落在王国栋教授科研团队的肩上。与日本等国追求的晶粒极度细化不同,他创新性地提出“晶粒适度细化和复合强化”的学术思想,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室研究,破解了提高材料抗拉强度、降低屈强比和在现有轧机上生产超级钢两个难题,采用传统控轧控冷技术,研发出新一代钢铁材料原型钢——超级钢。这一课题连创国际竞争的四个第一:第一次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到了原型钢样品;第一次获得钢铁工业生产的工艺窗口;第一次在工业生产条件下轧制出超级钢;第一次将超级钢应用于汽车制造。这一系列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宝钢、鞍钢、本钢等企业,已批量工业生产超级钢数百万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国栋院士工作照

最近十年,王国栋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瞄准钢铁行业绿色化、减量化和智能化的大方向,聚焦新一代轧制控制冷却技术这一热轧钢材最重要的关键共性技术,最大限度地挖掘钢铁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排放,开发出新一代的绿色化钢铁材料以及制造设备的智能化,实现了钢材品种的更新换代,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钻井平台、观音岩大型电站、新一代舰船、南海荔湾深海油气田厚壁管线、驰骋北冰洋的高技术船舶、港珠澳跨海大桥等等,这些光彩夺目的“国之重器”,承载着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凝聚着王国栋院士及其团队的心血和汗水,更是他们心中的幸福和骄傲。

材料学院各专业设置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年12月15日,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立。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是我国最早的材料学科之一,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9名,ESI接近全球1‰,该学科涵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3个二级学科。

其中本科专业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全国金属材料领域最早的专业之一

涵盖金属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东北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其前身东北工学院物理冶金专业创建于年,年培养出我国第一批毕业生。1年以该专业为主的材料学二级学科成为全国首批金属材料硕士学位授权点,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年评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年承担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专业以金属材料为主,兼顾无机非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具有在材料的制备、加工、改性、结构特征和性能检测全流程上的知识结构优势。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陶瓷与粉末冶金材料、材料的先进制备与处理、材料的设计与表征、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等。

核心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包括材料科学基础(上、下)、工程材料学、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材料制备与加工、工程设备设计基础、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物理性能、材料的腐蚀与防护、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陶瓷物理化学、工程材料的选择与应用、金属材料热处理原理与工艺、材料设计理论与应用、材料研究的选题与实施。

培养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材料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能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国防、高校和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有关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设计、研究、开发、应用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介绍

全国第一个金属压力加工本科专业

国内轧制技术领域唯一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其前身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创建于年,是我国第一个金属压力加工本科专业。1年以该专业为主的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拥有国内轧制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以金属塑性成型和液态成型为主,涵盖固态成形、液态成形,半固态成形及液固成形一体化等先进成形方式,面向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具有开展前沿领域科学研究的优势和承担综合性大规模开发项目的能力。课程设置使学生不仅掌握材料成型过程的工艺和技术,同时掌握过程控制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能,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

核心课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包括材料成形力学、材料成形理论与工艺、材料成形机械设备、金属学及热处理原理、智能制造、材料成形过程控制及自动化理论、材料成形工艺学等。

培养方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兼备材料成形和过程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冶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建筑、电子等行业。可从事相关领域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经营销售等工作。毕业生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及经营销售技术基础,受到较为系统的工程实践和研究能力的训练,能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材料成形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能够跟踪本专业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03

材料物理

专业介绍

东北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创办于年,是在当时金属物理专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拥有应用理科本科、工科硕士和博士点。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与清华大学同批成为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是当时全国高等学校中三个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之一,也是目前辽宁省高校中唯一的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年,本学科建立了隶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博士后流动站,成为本科教育、硕/博士研究生培养和博士后研究为一体的教学研究基地。通过近十年来的建设,现在本专业在超导材料、磁性材料、激光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生物材料、新材料计算与设计等研究方向得到了快速发展。本专业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保障,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围绕“人才培养”这一基本任务开展工作,大大提升本专业在国内外同行业及社会上的影响力。近年来,本专业在全国材料物理专业各类排名中均名列前茅。

核心课程

材料物理专业主要专业课包括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工程材料学(英中双语)、功能材料物理、晶体X射线学、电子显微分析技术、材料的晶体缺陷与强化理论、材料的相与相变、材料的力学性能、计算机在材料科学的应用、材料物理实验等。

培养方向

材料物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材料科物理的基础专业理论与相关技术,掌握现代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掌握材料性能与各层次微观结构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能从事各种材料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传统材料的性能改进与新型材料开发与研制,以及材料的合理使用和材料的检测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相关交叉学科领域从事科研、教学、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具有理科素质及工科意识的理工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向有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凝聚态物理、物理电子学、光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等。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材料、能源、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和交叉学科从事教学、科研、开发、设计和管理工作。

04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外合作办学)

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教育部批准的(教外〔〕8号函)东北大学与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合作举办的四年制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整合东北大学材料、机械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等重点学科的优质资源,引入著名的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的高水平教育和研究资源,引进国际化的师资、学生培养方案、教材和教学方法,培养通晓英语和法语,具有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等跨学科背景,在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和继续深造的潜力,具有跨文化合作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法国继续进行工程师学位学习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也可在欧洲或国内相关企业或科研机构工作。

培养模式

本项目按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收学生。采用“双校园”培养模式,学生在东北大学和图卢兹第三大学同时注册,前三学年在东北大学学习,第四学年在图卢兹第三大学学习。在前三个学期,所有学生学习内容一致,从第四学期开始,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成绩,在材料、机械工程和电子电能自动化三个方向进行培养。成绩合格者颁发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由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图卢兹第三大学化学、机械工程或电子电能自动化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

在东北大学学习期间,每年学费为3万元人民币,在图卢兹第三大学学习期间每年学费和注册费合计欧元。

大学第一学期主要进行法语强化学习。学生法语水平须达到B2级后方可参加第四年在法国的学习。第三学年后,未满足法语和学业条件的学生需重修一年,在达到条件后赴法学习;经过一学年学习,仍未满足赴法条件的学生,将在东北大学完成非出国学生培养计划,成绩合格者颁发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引进的外方课程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在东北大学学习的前三学年,法国图卢兹大学派出18名教授到东北大学授课,所讲授课程采用原版教材或教师讲义,同时配备中方助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核心课程

材料方向主要专业课包括:晶体学、材料热力学、相变原理、材料力学性能、固体化学、表面工程、现代表征技术、聚合物和聚合物复合材料、粉末冶金;

机械工程方向主要专业课包括:动力学、流体力学、金属加工工艺、产品设计、机械制造、模型处理、数字数据处理、电子工程、电气自动化、离散事件系统、材料学;

电子电能自动化方向主要专业课包括:数字控制系统与数字电子、线性系统工具与数值分析、电气工程、自动控制、信号处理、数字数据处理、电子工程、电气自动化、离散事件系统。

培养方向

本项目整合东北大学材料、机械工程、自动化等重点学科的优质资源,引入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的高水平教育和研究资源,引进国际化的师资、学生培养方案、教材和教学方法,培养通晓英语和法语,具有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等跨学科背景,在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和继续深造的潜力、具有跨文化合作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专业技术人才。

招生咨询

联系人:姜老师

联系-

学校招生网站:zs.neu.edu.cn

学院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nr/99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