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原则 >> 正文 >> 正文

班主任专业发展自传以科学优化管理以思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2/3/11
河北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2/6205104.html

本人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第一届毕业免费师范生,毕业当年就来到了工作至今的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当初是怀着一种高傲的教育心态来从事教育的,一心想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促进教育进步。那年,我成为班班主任,正式踏上班主任工作之路。不过由于严重缺乏班主任工作经验,加上过于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倾向,导致我固执地走向了失败的深渊,班级成绩越来越差。高一升高二时文理分班,我被取消了班主任工作,担任12个文科班的生物教学工作。

带文科班这半年是我思想发生深刻转变的关键时期。痛定思痛,深刻反思自己在班级管理和生物教学的所有问题,写了几万字的教育反思,并开始整理成硕士论文。

半年之后,高一文理分科,我有幸被任命为班班主任,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全心投入工作,践行自己新的班级管理思想,积极向优秀班主任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班成绩一直优异,更是在年高考中取得了济源一中理科第一名的好成绩,那年我也拿到了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之后我又接了一个问题班级班,班内问题复杂,纠葛较多,成绩很差,又遇到了多个学科老师多次调整问题,班内所有老师全部换了一遍,包括班主任。最后经过多方努力和领导支持,高三成绩终于稳定进步,年高考也取得了全校理科前十的不错成绩,我又一次得到了学校领导认可,年被任命为班的班主任,担任至今。

我担任班主任之初主要存在以下5个问题:1.教育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理论不能落地,空有理论,没有落实的具体办法和经验;2.盲目照搬名师班级管理方法,不能因地制宜;3.把教育一刀切地分为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自认为站在素质教育这边就是正义的化身,而实际上,教育应该划分为科学的教育和不科学的教育;4.幼稚地相信中国的教育基本都是应试教育,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内心不认同,有抗拒,却不思考为什么这种教育可以支撑中国几十年的经济腾飞和科学技术快速进步对人才的需求;5.没有保持好与学生的距离,因太近缺乏敬畏,难以管理。正是因为想通解决了这些问题,我才顺利转型。

经过多年思考,我明确了自己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目标:1.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成绩,实现大学梦,这是首要目标,不能偏离,否则就是在害学生;2.思想教育上触及学生灵魂,深入深刻,培养独立思想和科学判断能力,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高远志向;3.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目标明确,做事的思路才能清晰,不会迷失自我。

通过对多年来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梳理,我对高中班主任工作提出十条策略:

1.以科学思维分析研究问题,以最优化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科学思维就是要相信任何问题都可以被分析、被研究。最优化思维就是任何问题直奔最佳办法,列出所有办法反复比较研究,确定最好的,如果不能确定,就实践验证来确定。最优化思维虽然不能真的一下就找到最佳办法,但是总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因为追求的是最优解,这两种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的。比如培养好习惯,要思考:什么是好习惯?高中最需要哪些好习惯?这些习惯是否有利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些习惯的重要性顺序如何?如何具体可操作地先后培养每一种习惯?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如何巩固这些习惯?这些问题思考研究清楚了,那培养好习惯就具体容易的多。

2.思想教育要深入灵魂,深入深刻,不能流于表面。要根本扭转学生的思想误区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内心是真的相信读书无用论的,有更多的学生内心是反感应试教育、抵触高考制度的,不理解高考的重要意义。从这些思维误区出发,我精心设计了《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假如没有高考》、《不要在人生知识能力增长期去提前加入竞争》等三个主题班会课,基本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统一了认知,让学生能够安心学习。思想转变最为困难,也最为重要,这是教育深度的一把尺子。

3.认识到学生是天然惰性的动物。惰性是万物的属性,生物都是有惰性而不想改变的,是环境在逼迫生物去改变。没有天生勤奋自觉的学生,也不要期望学生自觉去努力学习,如果抱有这种想法,你会很快就失望甚至绝望。把学生当成天然惰性的动物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建立班级制度,那么你就进入到了班主任工作的正确道路上。

4.不要期望一次性解决学生的任何问题。班主任想去解决班级任何问题的思维方式一定要是连续的,也就是说,不要相信一句话改变一个人人生的故事,更不要指望一次谈话可以让学生痛改前非,你要相信惰性习惯的力量远远高于任何词汇语言。所以,想去解决一个问题一定是要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针对这个问题,现在如何处理,短期有什么针对措施,长期如何根本改变和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解决班级问题的正确思路,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才是教育的真谛。

5.班主任要认识到学校教育的局限性,自己教育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根本改变的。家庭教育塑造了学生的根本,而学校只能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有限的改造。只有看到自己的局限性才能更好的进行班主任工作,才不会异想天开、不切实际放大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才能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幻想越少,思考的就会越具体深入,班主任工作就会越扎实,也不会因为自己做了不少工作而学生改变了了而过多失望、愤懑,有利于摆正班主任的心态,有益身心健康。

6.要相信高中班主任工作是有意义的。我国班主任的设立大大加强了的德育工作,提高了学生的成材率,国外大部分国家中学是没有班主任的,学生问题就十分突出。高中生虽然思维接近成熟,但是思想容易混乱,缺乏判断力和辨别能力,十分容易被错误信息所误导,甚至误入歧途,而班主任就是学生思想的灯塔,不让学生迷路。要相信自己工作的意义,这样才能做好工作,看清努力的方向。

7.要想对学生和班级不失望只需要做到:高要求、低期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期望越小失望越小。降低期望是班主任保持心态平和的不二法门。很多失望、愤怒的家长和老师就是因为平时要求低,结果却期望很高,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却妄想学习的结果,缘木求鱼,想不失望都难。高要求就是重视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标准,严格要求,无论学生是否理解,先要求学生做到再说其他,而且还要坚持低期望的原则,不要指望学生可以立即达到这种高要求,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好督促批评的打算,这样也不会轻易生气。高标准、严要求,即使是又笨又懒的学生也可以做的不错,因此也会很少让班主任失望。

8.不要因为个别问题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和班级整体利益。许多缺乏经验的班主任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班内少数几位问题学生周旋,往往还不能帮助这些学生真正改善自己,严重忽视班级其他同学的问题和存在,缺乏对班级整体利益和问题的思考,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往往因小失大。班主任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以取得最大的班级整体利益,什么是集体问题、什么是个别问题要区分清楚。班主任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班级整体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思想深度的引导改造上,配合个别学生的教育,促进集体教育,不应因个别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很多问题学生不是缺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yz/12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