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在职称序列中首次增设快递工程专业,分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4个层次,对应的职称为技术员及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近日,苏州22名“快递小哥”及管理人员获评该专业技术职称。网友:行行出状元!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摄
快递行业评职称提升价值认同
据中国青年网消息,骑着电动车在大街小巷里穿梭也好,在不方便骑行的道路上奔跑也罢,快递员忙碌的身影,已经成为“流动的中国”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快递业中普通劳动者的努力与坚持,我们才能享受互联网经济带来的诸多便利。一份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快递,背后包含了很多人的劳动。
方兴未艾的快递行业,也需要建构职称评价体系。设置“快递业高级工程师”不仅让那些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得到更多的物质激励,也能够让快递业从业者得到更多的尊重与社会认同。更为关键的是,快递业职称评价体系的设置,有助于促进快递业从业人员的有序流动,给普通劳动者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
延伸阅读
北京增设科学传播职称专业
北京市将增设科学传播职称专业,科普所的研究学者、科普书作者、科普专栏作家、校外科普教育老师、博物馆讲解员等今后都有职称可评了。
据悉,此次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是本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北京地区科学传播普及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开辟了职称评价通道,将在规范行业人才评价、促进从业人员职业发展、提供科普事业人才支撑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谁能评——北京地区的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才都可参评
科学传播普及,是以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只要是在北京从事科学传播、普及、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如科普所的研究学者、科普书作者、科普专栏作家、校外科普教育老师、博物馆讲解员等,都可以申报科学传播专业职称。
据了解,目前全市有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员5万余人,特别是近年来,还涌现一批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大众传媒渠道或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科普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取得了专业的成果和业绩,具备了晋升相应职称的条件,但没有职称晋升渠道,缺乏规范的行业资格评定标准和评审组织,无法得到行业和社会的认可,影响到了学术技术交流、人才流动和职业发展。增设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并设置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四个层级,将满足各梯次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需要,吸引更多的科学家、科研人员和年轻人从事科普工作,对于促进北京科普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评什么——评科学传播人才的三种业绩
按照本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要求,科学传播专业评价工作按照科普工作的职业属性和岗位职责,将申报人员分为科学传播研究、科学传播内容制作和科学普及推广三类,除申报职称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外,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分别制定三类人员的业绩条件。
以申报正高级职称为例,从事科学传播规律研究的申报人,需具备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主持或作为重要完成人研究解决科学传播现实问题,或主持完成科学传播领域省部级研究课题,在提升科学传播工作效率、效果方面取得重要成绩。
从事科学传播内容制作的申报人,需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及内容制作能力,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通过出版著作、开设专栏、设计教材、创作剧本等方式制作优秀科学传播内容产品,创新传播方法,开展科学传播工作,获得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从事科学普及推广的申报人,需具备很强的组织策划能力和传播能力,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组织开展大型科学传播普及活动,取得显著社会效益;或开发、集成国内外优质科普信息资源,运营科技馆、博物馆、科技品牌科普网站、虚拟科技馆、虚拟博物馆或校外科普教育品牌等知名科普信息资源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或作为专职科学传播人员,多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学传播活动的教育、培训、交流、讲解等任务,在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方面取得重要的成绩。
除此之外,本市还为业绩突出人才制定了破格申报条件。申报人员只要满足破格条件之一,就可以不受学历、资历、次级职称等限制,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
怎么评——用人才最拿手的代表作来评审
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纳入全市年度职称评价计划,每年开展一次。其中,初、中级职称采取考试形式,申报人员可按相应程序向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报名考试。正、副高级职称采取评审形式,由市人力社保局委托市科协组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开展具体评审工作。
申报人员通过考试或评审后,将取得《北京市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用人单位可根据岗位需要,择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据介绍,从去年起,全市职称评审工作打破职称评价“唯论文”桎梏,全面推行了代表作评审制度,申报人员可自主选择最能体现自己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参加职称评审。本次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也采取代表作评审制度,申报人可自主选择专业论文、主持完成得到有效应用的课题、决策咨询报告、政策类文件、教材教案、策划方案、研究报告、项目报告、专利等代表作成果,参加职称评审。
更多阅读
天津设立人工智能专业职称
天津市决定在工程技术职称系列中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并在全国首次公布人工智能职称专业评价标准。
这次针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特点和评价需要,从评价范围、级别设置、评价方式、评审程序、评价标准、优惠政策六个方面明确了评价要素。规定在符合天津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事业机构中,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生产、应用、技术服务等相关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可以申报参评。
人工智能专业职称级别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其中,高级包括正高级和副高级,初级包括员级和助理级,畅通人工智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初级采取单位聘任方式,中级和高级采取评审方式。中级和副高级评委会由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组建;正高级评委会由天津市人社局负责。
此次规定了人工智能专业职称的基本条件,以及各级别具体的资格条件,突出了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职称改革要求,建立了体现以能力水平和业绩成果为导向的职称评价指标体系。允许高技能人才、非公经济组织人员、自由职业者、其他专业职称人员申报;规定企业人员首次申报时,可不受学历、资历限制,直接申报相应级别职称。
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京津地区高校的人工智能专家,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天地伟业、华为创新中心等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参加了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价专家论证会。专家一致认为,设立人工智能职称专业具有很好的引领性,将有利于集聚、培养、评价、激励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为产业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形成示范效应。
下一步,天津市人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对各区、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及职称评审机构的经办人员进行政策培训,并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实现政策精准落地,使一批业内公认的人才脱颖而出。
来源:综合广西日报中青网北京晚报中新网
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yz/1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