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阳,男,年5月生,南辛店乡北许村人。初中毕业。从事温室生产多年。年起在襄陵镇薛村承包温室11座,种植西红柿、茄子、黄瓜,年收入50万元。年12月获市农业委员会“蔬菜产业发展先进个人”。年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广大农村传唱着一首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然而,按传统耕作种植,收了麦子种玉茭,秋倒夏、夏倒秋,粮食产量不算低,除去投资,每年每亩收入仅有千元左右。广大农民在心里问:希望的田野的希望在哪里?
上过高中,又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新时代农民徐晓阳冲破了从事农业低收入的藩篱,走上了富裕道路。“希望的田野”真正有了希望。
徐晓阳,坚持参加襄汾县农广校的培训学习,取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从年开始,在北许村自己承包的地里,建起一栋蔬菜温室大棚,当时是比较简陋的拱棚,只有一亩地,第一年产了斤西红柿,当年即收回成本。后来,连续三年丰产,不但解决了家庭日常花销,还建起了新房。后在年包了别人废弃的一个棚,依靠两个大棚的收入,供养考上黑龙江工程学院上大学的儿子的全部学习生活费用。年女儿从襄汾高中毕业后考上了运城学院。一家出了两个大学生,成了村里众人钦羡的文化家庭。
有了在村里经营大棚的几年打拼,他就思谋着扩大经营规模,实现高收入的跨越式发展。
然而,却因在本村找不到扩大经营的土地而苦恼。
正当他满腹惆怅时传来了喜讯。
距北许村10华里的薛村,襄陵镇在这里建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兴建现代化的日光温室大棚,且对外承包。
获得这个信息,小徐与妻子牛俊梅一合计,决定走出北许村去薛村搞规模经营。
年轻人有胆有识,说干就干。
他与薛村村委会签订了大棚经营户占地协议;占地35.41亩,每年每亩付占地费斤小麦,从年3月顺延至大棚终止。
土地经营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的“三权分离”,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飞跃式的转化与发展,深得民心。
要发展,首先要筹集资金。党的富民政策给了徐晓阳极大优惠。
依照与薛村村委签订的合同,他从农行以低息贷款50万元,又向亲朋借了10万元,加上自己几年来积蓄下来的15万元,总共投资75万元,兴建了11个日光温室大棚。
在温室大棚地头,按照统一规划,建筑了造型雅致的小屋,屋内设施沙发、木床、彩电、空调、厨具一应俱全,徐晓阳夫妻俩把家搬到田间,两口子过起当代董永、七仙女天仙配式的田园生活。
徐晓阳两口追求的是温室大棚的效益最大化。
经营目标上,确立了三大理念三个增,即:增大产量、增进品质、增加收入。
增大产量,以西红柿为例,每亩产量保持在斤以上。
增加品质:还是以西红柿为例,尽量做到色泽鲜亮,果型周正、大小匀称、口感酸甜适度、营养丰富。
两口子体悟到,仅产量高、品质好,不一定效益就高,为什么同样是经营西红柿,同行却没有同利呢?这里有个成品上市的时间差。他俩口在经营上是左顾右盼的,尽量避免在同一时间上市,因为供大于求,效益就不会好。西红柿有了上市时间差,市场价差别是很大的,最高时一市斤可以卖到3元,而当市场价落时,一斤只能卖到2、3角钱。
最终目的是增加收入,尽最大努力争取每亩毛收入不低于3万元。
能否增大产量增进品质,关键是科学管理,他们俩口严格把握五大管理要素。
一是严格控制温室的温度与湿度。一年四季,日日观察日出日落,阴晴冷暖,依据日出时间和光照长短,还有苗期、果期所适合温度,各个季节棚苫的卷起与落放时间,以此调节湿度,保持温度,避免温度过高过低,对蔬菜生长造成危害。
二是合理浇水。无论种植西红柿,还是种植茄子,都应保持地皮不干。然而,水也不能太大,尽量避免大水漫灌,小水勤漫,科学用水全在“科学”二字。
三是精准施肥。绿色无公害蔬菜以农家肥为主,他俩口栽培的西红柿与茄子,多施用鸡粪、牛粪和猪粪,适当施用化肥,以增加蔬菜生长所需的磷与钾。
四是及时防治病虫害。徐晓阳告诉笔者,西红柿病虫害很多,病害有病毒病、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斑枯病、溃疡病、青枯病、白绢病等。虫害有蚜虫、白粉虱、棉铃虫等。最吓人的是晚疫病,这种病害发展很快,起始是几株,很快就会成一片,以致造成毁灭性的苗株死亡。措施是:早发现早喷药,把病菌消灭在萌发时。
五是疏松土壤。多年的大棚经营,徐晓阳深知土壤也可以传染病毒灾害。解决的办法是加厚活土层,增加土壤透气性,加大根系呼吸强度,减少因根系窒息而死亡的苗株。为什么会产生传染病毒的土壤?经过他细心观察与分析,原因是日光温室使用旋耕机整地,使20—30厘米土层处形成不透水的犁底层。他采用钢锨或旋耕机加深40厘米的深松。打破了犁底层,解决了土地渍化,减轻土壤盐渍化。从而,从根本上消灭了产生病毒的土壤。
温室大棚经营,主要靠科学,同时也必须下苦功,舍得出大力流大汗。多流汗就不会因减收或毁收而产生的流泪。年12月,一天晚上下了大雪,积雪把大棚压得咯咯响,两口子在夜色茫茫中顶着鹅毛大雪,从热被窝中爬起来,连夜清除棚顶的积雪,第2天又叫来放假回来的儿女,一家四口再加上帮工,抓紧时间清扫完积雪,不然就会塌棚造成冻坏西红柿与茄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心血换来钱袋子。
徐晓阳两口子经营的35.41亩大棚西红柿与茄子,除了雇佣了6个帮工,还有投资化肥、农药、种子、用水用电等开支外,每年纯收入达35万。他们正向百万元收入迈进。
一花引来百花开,看到他俩口收入大增,他弟弟徐晓飞、妹妹徐晓茹,也来到薛村与该村村委签订了协议。弟弟经营两个大棚种植西红柿,妹妹经营两个大棚种植玫瑰花。
先富带后富,徐晓阳带领弟弟妹妹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1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