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火山引擎解决方案专家分享了对泛娱乐行业的认知和分析,并详细介绍了火山引擎是如何用技术,驱动音视频业务全链路增长。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我分享一下自身对泛娱乐行业的分析,以及从火山引擎的角度,看泛娱乐行业方案,要怎样达到比较好的增长,主要介绍三个角度:
●基于AI的沉浸式体验构建力;
●基于科学实验的数据决策力;
●基于云原生的技术创新力。
这些能力也是字节跳动目前做的比较好的能力,并且这些能力已经形成了一些产品。我们希望把这些产品以及最佳实践,对外去和更多的行业客户合作,优势互补。
泛娱乐行业分析
整个泛娱乐行业的产业链,首先有大的内容平台,根据内容时长不同,通常会区分长视频、短视频平台。从内容来源不同,也会分为PGC(专业生产内容)平台、以及UGC(用户生产内容)为主的平台。实际上在移动互联网来到之前,内容主要是PGC,但现在有很多MCN(网红经纪公司)机构和个人创作者,产生大量的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UGC内容。
内容平台首先需要投放,获得大量初始用户,然后通过精细化的内容运营、用户运营两个关键闭环来留住大量用户。内容运营的核心会围绕构建完善的内容生态,持续不断的生产优质内容,汇聚到内容平台后,根据内容标签和用户喜好,去精准服务用户。用户运营的核心会围绕投放获客、用户洞察、用户留存及转化展开,确保用户在平台全生命周期的ROI(投资回报率)大于1。
然后通过会员收费、广告、电商带货、观众“打赏”等方式进行变现。字节跳动有广告投放平台巨量引擎,解决广告主营销投放需求;也有流量变现平台穿山甲,为开发者提供用户增长、流量变现、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提升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和成长方案。
后面我介绍的方案,不聚焦在某个技术方案上,而是通过产业链,结合我们业务的最终需求,去看到底是怎么样把整套能力打通。
在泛娱乐行业,现在一些比较流行的玩法:
●个性化推荐:千人千面的内容和消息推荐。
●视频资讯:视频作为资讯的一个主要载体,随着5G的到来,未来空间会更大。
●基于AI的内容创意和审核:通过视频AI能力,实现智能内容创作和审核。举个例子,抖音每天产出的UGC内容大概是几千万条,却做到了分钟级的审核发布,这就需要AI来实现。
●社交化:将社交互动融入资讯传播中。
这个行业中有很多行业共性的痛点,比如获客成本。
举个例子,在苹果4S刚出来的时候,当时AppStore里面大概只有个APP。做个APP放上去,很大概率会获得高流量,但现在AppStore有超过万款APP。如果我们的产品不吸引人,那就没有价值,没有流量,也难以存活。
另外,还有新颖创意少、留存转化困难、用户体验差等等,这些大多跟用户体验相关的,而用户体验既涉及生理学问题,也涉及心理学问题。在泛娱乐行业里面,用户体验必然是一个深水区的问题。
那么火山引擎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样的,以及字节跳动内部到底是怎么做的?
围绕“增长”这个目标,首先基于云原生的基础设施服务。抖音春晚红包的任务,为什么我们能在27天搞定?一般来说要花一个月时间买服务器,买硬件,上架,压测,而我们花一天不到的时间,就可以把服务平滑地弹性扩容,这就是基于了云原生的基座和微服务架构。
其次是增长的能力中台,实际上是一个中台群。中台群包含了数据中台、视频中台、移动中台、研发中台。字节跳动有很多APP,我们为什么能够这么快速地构建这些APP?因为我们不需要重复造轮子,几个人的小团队,就能够基于底层和中台能力,快速地去构建一个新的产品。
最后的整个智能营销场景,包含了智能获客、智能营销和运营,以及智能互动体验。从产品获客开始,围绕内容运营、用户体验,始终坚持ROI大于1、可规模化、可复制的增长方法论。
从这个图可以看到除了下面的基础增长支撑,还有体验构建、数据决策、技术创新,来构成核心增长能力。增长的维度从用户增长、市场规模增长、收入增长、利润增长、效率增长、业务创新等方面出发,我们并不是单纯强调在某一个技术上取得的优势,还是要回归到增长维度,这是智能增长方案的顶层规划。
基于AI的沉浸式体验构建力
下面来展开一下基于AI的沉浸式体验构建力,主要是如何从创意体验、个性化体验以及性能体验进行整体的提升。
创意体验上面提到过,抖音每天可能会有几千万条UGC视频,会用到AI智能。实际上AI智能的使用不仅仅在此,因为每天抖音上面还有大量的广告投放。这些广告素材如果用人工去做,由于每天工作效率是有瓶颈的,可能做到20条、30条就了不得了,但是就算人做的视频素材火的成功率高一点,比如20%,那一天也就成功四五条。如果通过机器做素材,也许成功率是千分之一,但是我们一天做几十万条。那么这些广告素材拿出去跑的时候,我们再会根据这些素材里面跑的比较好的广告素材留下来,然后把其他的淘汰掉。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创意体验,我们在广告生成,包括音视频处理,视频特效交互都有大量的技术创新。
个性化体验这块,我们会根据用户喜好做内容的定制和推荐。这里面有一整套的底层逻辑,我们需要通过用户的点击情况,判断用户的喜好,基于喜好,再根据内容的标签,把它精准地和用户匹配到一起,形成完整的个性化的体验。
性能体验这里先一笔带过,主要是点播云服务、直播云服务等等。
丨创意体验
大家在抖音上,经常看到一些很火的广告,其实都是自动生成的。只需要有些图片、文字,或者小的视频素材,我们就可以将其自动生成创意广告。
这里介绍一个电商行业的一个口红试色案例案例,我们方案的最大优势是脸部识别的特征点多,而且即使有手遮住嘴唇,也不会出现“穿帮”情况。基于此,很多商品试穿试戴的需求,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创新的体验也产生了实际增长。
丨个性化体验
关于个性化体验,前面介绍了怎么做内容定制、算法推荐以及智能内容中台,这些整合起来之后,就提供了内容定制,或者叫个性化推荐的方案能力。这主要针对于什么样的场景?
一些企业没有字节跳动那么成熟的内容生态,也没有原创者提供内容,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供内容池,这个内容池有字节跳动的全部内容,包括长视频内容、短视频内容以及Feed流。
内容池里的内容我们可以自定义,因为企业想在自有平台上放的内容,肯定要和自身相关,至少要没有竞品视频。举个例子,比如汽车4S店或者汽车厂商,想把A品牌汽车的视频放进来,那肯定不希望其他品牌汽车的视频大量出现。
所以企业可以基于内容池做内容定制,定制完之后,再做内容自建和运营管理平台。因为他本身不是做内容平台的,所以内容创建、管理、分发这一整套体系,没必要自己建一个很重的平台。
这个时候我们就把这些能力打包起来,通过SaaS化的方式,做成一个推荐引擎,就是说,用户在自己的APP里面只要集成我们的SDK、调用API接口。我们就能根据APP用户请求,返回针对这个用户的精准推荐内容。
这非常简单,开发成本也非常低,实际上现在有很多工具类APP已经把这些能力都上线了。
当然除了提供打包方案,对于自身需要有自己的内容生产、内容管理以及内容分发的全套平台,我们也把字节跳动内部的那一套平台给沉淀下来了。
我们现在服务的行业除了泛互,也有文化传媒方向的。这些客户有大量的PUGC,也就是机构合作或者是PGC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多源、多类型地接入。
在接入后,我们会把它放到加工环节,这里面就有内容质检和内容理解。推荐算法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理解好内容,没有这些内容的特征,那推荐算法也就没有用武之地。
之后到了数据分发环节,这里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分发规则,包括做内容素材的分类,场景管理,算法推荐。下面会有数据大屏,可以在推荐场景、投放场景,进行实时的产品呈现。
最后就可以把内容推到客户C端场景、APP、小程序包括一些其他的平台。
丨性能体验
第三部分体验是性能体验。
现在因为手机或者其他终端设备,拍照的图片越来越大,虽然网络越来越好了,但在一些传统的JPEG业务中,还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例如很多没有数据大盘,不管是图片、点播、视频、直播,如果没有全链路的数据监控,用户没法得到保障。
这些基本功需要花很长时间去解决,这对于用户体量还没有达到临界点的企业,不会花太多精力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14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