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燔六经,易以卜筮独存。《周易》本为卜筮之书,大约成书于西周初期,是农业社会初期的产物。春秋时期经过孔子儒家的笺注和阐发,被赋予以象数和义理为基本骨架的学理,使其完成了从巫术向科学的转型,这个转型的关键点就是《易传》。《易传》是中国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它通过对易经的诠释,赋予易经以新的、文化的、哲学的和科学的意义。《易传》第一次从普遍的宇宙规律角度来理解自然、理解命运,从价值意义上来理解人生,第一次明确阐明了中国人的自然现,并规定了中国科学的基本范畴,从而使易经从单纯的筮书而成为借以洞察和把握宇宙万物生成演变普遍规律的基本模型和运演符号系统。
战国时期,稷下学派的学者们通过融汇古代历律学、天文学、地理学中的五行学说与医学阴阳学说。建立统一的阴阳五行学说,使之成为更为实用的古代科学模型。至汉,阴阳五行说纳入易学,形成汉易“象数学”的独特体系。易经、阴阳五行和干支计时法融为一体,以“一阴一阳之为道”为最基本原则,以阴阳五行为基本的功能性结构实用模型,周易为运演符号系统,整合为朴实的关于宇宙万物生成演变之统一的象征性模型,为中国古代科学各学科的确立准备了条件。实际上,中国古代科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独特的科学体系,它不属于任何一门具体科学,几乎是凌驾于各学科之上的统一的模型体系。这一模型体系不同于西方近现代科学关于世界构成和物质运动的组合性结构解释模型和数理逻辑体系,西方科学没有与之相对应者,由此也决定了中西科学不仅各自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而且涉及到人类认识的不同方面。
20世纪后半叶,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和科学家内部反科学思潮的出现,使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神秘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周易》当首先受到世人的北京哪个白癜风好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