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听了郑州大学曹武军教授讲座后整理的笔记。因为没有从始至终听完,又加了一些百度来的资料和自己的体会在里头,如有不妥,纯属我个人理解问题。软科学研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高大上,也是有套路可以遵循的。
编者按
概念、对象及范围
概念
软科学研究是以解决决策、组织和管理问题,促进经济、科技、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辅助领导决策为根本目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进行的一种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活动。
对象
软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系统,即由各种相关部分综合而成的社会活动系统,和它的运动规律以及对系统整体进行优化领导和管理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
范围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相关的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体制改革研究,科技法制研究,技术经济分析、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以及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
特点
软科学的“软”是借自计算机科学中软件的概念。如果将一般的科学看成“硬”科学,那么“软”科学就相当于科学中的软件。通过软科学可以对各种科学进行组织协调,使其能达到预定的目标而发挥有效的作用。软科学的“软”体现在:缺乏共性质量标准、方法工具高度个性化、主客观影响厘清困难、输出成果难以检验。
研究思路
软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我们日常思考问题的套路是接近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对的,就是三段论。
WHAT
是什么
阐述研究主题的概念、内涵以及要实现的目标。
WHYNOT
为什么不是
我们现状不是(没有实现目标或者没有达到标准)或者说存在问题,人家(其他国家、地区、行业等)是以及为什么是,按规律来说应该是。这部分是选题得以确立的原因,也就是说,研究问题存在而且研究主题应该是有解的。
HOW
怎样才是
要实现目标达到标准采取的对策或者提出的建议。这部分是研究的精髓和意义所在。
区别和联系
与工作总结的区别?
总结也是三段论——遵循什么、干了什么、成效如何,但总结是就事论事,没有思考深层次的问题,而且总结说成绩多说问题少,嘿嘿。科研是针对目标和问题,分析问题从哪里来,要进行结构分析。而且总结没有用现有的理论成果作为支撑。
和发展规划的区别?
在规划里看不到为什么不是,只看到目标和怎么是,少了中间分析的部分。
和发牢骚的区别?
牢骚只阐述了为什么不是,没有回答怎么才是。所以吧,发牢骚这个事,发好了就是课题研究的开始……
研究类别
软科学研究的技术路线可以分为5类:
赶超类
是从差距出发来研究,前提是选择合适的参照目标,核心是对比研究。
目标类
是从需求出发来研究,前提是目标的合理性,核心是目标层次分析研究。如,从任务需求,到能力需求,再到技术需求。
前沿探索类
是从趋势出发来研究,前提是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把握准确,核心是科学预测和技术预见研究。
发展类
是从领域出发研究,基础是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共同体,研究结果往往落实为战略或者规划。
项目遴选类
是从专家出发研究,前提是必须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专家群落,关键是专家的选择。
研究方法
01研究准备:
1查阅文献。
软科学研究成果取决于思维深度、知识宽度和信息丰度。查文献是提高这三个能力的重要手段。查文献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研究的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如果已经解决就没必要再深入研究了;二是关于研究主题国内外专家是怎么看的,能否对自己从方法、到视角、到解决方案等方面给予启发。当然,如果选题未定,广泛阅读文献对于选题方向确定也会有帮助。
2
调查研究。
指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系统真实情况,并对调查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以获得对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调查的方法包括问卷式,访谈法,观察法,资料法等。
02
研究方法:
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相结合。
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
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3
现状分析,包括好的情况以及不好的情况。
4
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做法。
5
对策提出的理论分析或依据。
6
对策和建议。
小结和体会
软科学研究是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式,研究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现有知识体系围绕问题整合、提炼、升华的过程。
要养成定期看文献的习惯。我之前不喜欢看文献,喜欢通过阅读丰富知识、提高认知,通过工作实践总结经验、提高能力。今年集中看了一些文献,在选题设计、丰富和深刻体会研究方法上受到不少启发。
软科学研究和读书一样,当你立志把它变成你一部分的时候——你的生活重心会改变、生活习惯会被重构;然后,你会觉得,这件事并不是那么难以坚持;再然后,你会发现,它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并不是那么的难……嗯嗯,好吧,对我目前而言,这条是吹牛。
往期精彩回顾
岗位说明书(一):编制要素及要求岗位说明书(二):推行步骤和注意事项聚焦职能,写你应做——关于编写岗位说明书的思考讲座笔记:医院全面质量管理(马作镪)
讲座笔记:医疗质量管理——HFMEA
讲座笔记:全面质量管理——根因分析
文字撰写:韩斌斌
图文编辑:张靓瑶
杏林数豆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