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连绵萧瑟阴冷,三中心校园里数字教材项目研究如火如荼开展着。由宝山区教育学院主办,我校承办了以“循教学规律融信息技术助课堂转型”为主题的宝山区数字教材项目学校交流展示活动。
A
数学专场
MATHEMATICS
11月24日下午,宝山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施忠明老师、宝山区教育学院信息部主任杨福兴老师、副主任吴逸民老师、原普陀区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员吕菊芬老师、宝山区教育学院信息部教研员黄震文老师和我区数字教材项目校老师及我校数学学科基地的见习教师们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
1
课堂探索
活动在学校项目团队成员张佳平老师的精彩课堂中拉开序幕。
张佳平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的《平行四边形》一课。张老师从“任选两根长方形色带交叠出四边形”这一活动引入,利用互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利用平台再现学生不同的验证方法和过程,外显学生思维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借助互动课堂探究长、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动态呈现学生思辨、建模的过程。整堂课,张老师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有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拓展了能力、积淀了素养。
张佳平老师上课
认真学习的学生
2
领导致辞
宝山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施忠明老师为本次活动致辞。施院长表示数字教材是教育现代化,也是教师信息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它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数字教材的实践应用与推广是教育现代化的趋势。他指出,怎样运用信息化手段来促进对学科的深入研究,挖掘学科的教学内涵,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方向。
3
慧聚智享
接着,龚荣校长以“探索数字教材有效应用的行与思”为题,从“探索中完善团队”“实践中逐步提高”“思考中展望未来”三个方面交流了学校数字教材项目研究的推进情况和未来规划。
评课环节,先由张佳平老师从教学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理念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说课。聚焦课堂,数字教材项目组的老师们展开了即兴点评。范莹莹老师围绕“给予学生操作机会,增加数学学习兴趣”“实时再现学生操作过程,积累操作经验”两方面结合课堂实施进行了点评。罗南中心校的林婕老师认为数字教材能及时反馈学生们课堂上学习的活动,生成资源有效利用使得课堂更高效。学校项目团队成员黄诗慧老师以“数字教材改变课堂,技术支撑外显思维”为主题,围绕“改变原有课堂模式,有效利用生成资源”“技术支撑外显思维,提高学生课堂时效”两个方面,从六个角度结合课堂实施进行了评课。
张佳平老师说课
三中心小学范莹莹老师点评
罗南中心校林婕老师点评
三中心小学黄诗慧老师点评
4
专家引领
原普陀区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员吕菊芬老师赞扬了学校项目组团队、学科教研组团队和老师个人的努力。信息技术是中介,是一种技术手段,它的内涵要通过课堂呈现出来。张老师的课堂找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点:一、信息技术与课堂反馈相结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