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敏著名管理学家,教授,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来源
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字I需17分钟阅读管理曹老师或富老师
1
现象:普遍重考核而轻管理
我设计分享主题时没有用“绩效考核”,而是选择“绩效管理”。
因为,绩效考核有其发展历程:最初叫"绩效考核",后来发展为"绩效改进"(performanceimprovement),再后,大概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西方普遍就开始叫绩效管理了。
这三个词有很大的差异,而非换汤不换药。
简要地说,“绩效考核”是对结果的评价,而“绩效改进”不仅是评价,它更强调的是怎么样去改进,改进的过程就涉及很多其它因素。
后来发现只改进是不够的,还要进行管理,于是,就衍生出了“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
这一核心是一个过程,它是对于整个企业投入产出过程的一个监控或管理过程。
因此,绩效管理首先是从组织层面来说的,先有组织的绩效管理,然后有部门层面,最后再落脚于个体层面。
从这个角度来说,整个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绩效管理。
但据我了解,国内很多企业更多强调绩效考核,而绩效考核又很容易被理解成或被解读成它是一个时间点上的一项活动,而不强调它的过程。
尽管教科书上也说,绩效考核的结果如果没有反馈,或者说没有这个反馈环节的话,考核的效果就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实践没有做到。
2
“绩效”,即一个员工在组织里面的表现
要谈绩效管理,有必要先“说文解字”一下“绩效”。
国内企业在绩效管理或绩效考核上面临的很多问题,往往是因为对于“绩效”概念的认识不到位而产生的。
大多数人把“绩效”理解为一个结果。绩效考核就是对于结果的一个评价。
实际上,绩效不仅仅是结果,还包括过程。
我认为,中国的企业,乃至其他组织,如果要讲绩效考核,恰恰应该强化对过程的考核,弱化对结果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