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我们都是这样忧心忡忡——
看看媒体公布的数据:邻近几个国家的人均年读书量——韩国7本、日本40本、俄罗斯55本,而中国0.7本。我在思考,但愿是弄错了,中国人的阅读真是少得这么可怜?
在当下的教育现实中,被反复强调的是成绩、升学、速度、规模、效益等等显赫的东西,如此而至的,必然决定教育成为其自身的“文化性”常常被搁置和遮蔽。也就是说,教师生命,其本质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被亵渎,教师丰腴之源干涸。
如今,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为学生所接受,学生的阅读面阅读量正在超过老师。我试着假想,假如一个学生读2本书,那么一个班以50个学生计算,该班老师又该读多少书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呢?
清华附小的窦桂梅老师,说得有点意思——语文教师每年的阅读量应不少于万字,要有考核。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这样写道:“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请热爱读书吧!1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第一条,每日30分钟读书。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影响读书时间。第二条,随身携带一本书,让书籍与钥匙、驾照、饭卡同在。第三条,选好适宜读书处,创造一个安静的读书地方。第四条,减少上网时间,靠近油墨香纸。第五条,每天为你的孩子读上一段文字。第六条,记录所读之书的名字和作者,写上几句感悟话语。第七条,多逛打折书店,卖掉旧书,淘回所值的旧书。第八条,每月最后一个周末定为图书馆日,读上半天悠闲书。第九条,寻找阅读有趣且耐读的书,手不释卷读三遍。第十条,腰上一把椅、手上一杯茶,惬意款待读书时间。第十一条,构建一个自我读书的博客,交流心得,广交书友。第十二条,设置年读30本书的目标,管它是享受还是挣扎。作家谢冰莹说得好:“如果是真心想做一件事,无论它再苦再难,我们都能甘之如饴,且做来轻松无比。如果是发自真心地欣赏、喜欢一个人,我们便能轻而易举地与对方在心神与言语之间,产生无远弗届的交流。读书,也一样呀!”明代于谦说得更加形象:“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那我们不妨从基本习惯、趣味养成开始。来吧!属于教师自己的那些读书境界很快就会形成的。这是一种植根内心的读书铁规,无需提醒的读书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读书自由,这就是一种教师生活的文化状态。2不为什么而读书的美妙读书的作用多多。可以娱乐治疗,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亦可医治心智疾病。读书利于演说辩论,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读书可以增长才干,处世行事时,知识难道不意味着才干吗?教书辩难,不也增添无限乐趣吗?
欧洲近代蒙田、培根、帕斯卡尔等,都是视读书为生命的思想家。细读《随笔集》《论人生》《思想录》,当中智慧足以见出饱读万卷之书的痕迹,隐隐再现间,只有书的气息在升腾。
培根在书中直截了当地说:(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2)知识就是力量。(3)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4)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3我喜欢的读书策略与技术依生活需要来选读书籍1、尽早喜欢上一本艺术欣赏类书籍,要知道懂得一门艺术的人生与隔阂艺术的生命,本不在同一条船上。2、尽早喜欢上经典尤其是经典随笔——读通一本生命感悟的书籍,为提升人生之文化品位奠基。3、尽早喜欢上学科方法类书籍——读通一本讲求教育学术追求的书籍,帮助自己找到寻求学理和创新操作的途径,储养一种属于自我的学习方法。依书本特点来选取读书方法一是从书的层次来读。第一层面:作者在研究的问题和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第二层面:作者为什么这样来研究问题和表达观点?第三层面:作者对研究问题和观点是怎样来表达的?这三问基本展示出“问题观点(研究方式)—思维方法(思维方式)—表达方法(呈现方式)”的内在逻辑。二是从书的内容特点来读。第一,目的不同,读法不同。浏览,在乎筛选信息;略读,在乎概括总结;精读,在乎全面了解观点、把握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情状不同,读法不同。诵读,因为心境不好读不进;重读,因为内容庞杂读不清;细读,因为体系艰深读不懂。第三,类别不同,读法不同。全新的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翻译的著作,先读评论介绍再读原文本;以材料取胜的书籍,先读完观点再专读材料;以观点见长的书籍,抓住概念反复读;以方法见长的书籍,抓住结构理论体系、注重思考问题的立场方法。4您可以这样来选读书籍一级学科层面,按照国家的一级学科分类,总共13类(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教育学只是其中一类,就是说我们应该读读其他12类学科中的若干类学科的重要书籍若干本。
又如二级学科的课程论平行门类还有诸如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等。门类多层次、多种类,各层面种类的书籍,鉴于时间关系,不要太多,选择非常重要的读读吧。
以语文教育来说,还得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书籍,又若你不是中文系学生,还要补补这个学科。当然,也许您已经自修过了。
下面是浅略的读书看法,供大家学习时参考。第一类:读点与自己的职业、专业相关联的“政策法规”方面的书籍,在实践中做到有规范求法度,依法执教。(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小学、中学)(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5)学科课程标准(语数外、音体美、科学、品德等)第二类:读点似乎离开自己远了些,却是引领教师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12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