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核心 >> 正文 >> 正文

水利部印发2023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3/4/4

中国水利官微3月3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年度水土保持工作,近日,水利部印发了《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全文如下。

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

年水土保持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和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部署,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提升水土保持管理水平,奋力推动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一、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

1.完善预防保护和监管制度。建立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分类分区提出管控要求。健全水土保持信用评价制度,强化信用评价结果共享运用。制定农林开发活动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水土流失危害调查和鉴定评估技术指南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划定指南。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三区三线”等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以县为单位依法划定和公告禁止开垦陡坡地的范围。

2.加强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要点和相关建设规划水土保持内容编制技术要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抽查,全面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要求。各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跟踪检查,加大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情况督促指导和验收核查力度,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监管履职督查。

3.持续深化遥感监管。组织开展覆盖全国范围的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完善遥感解译判别、核查认定和问题销号标准,提升智能解译判别水平,强化对疑似违法违规图斑的认定、查处和整改。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要求加密开展本省域全覆盖遥感监管。进一步健全水利部和省级遥感监管信息共享机制,依托水利部政务服务平台推进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信息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4.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各流域管理机构要建立挂牌督办、监管与执法移送机制。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落实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加强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执法,依法依规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典型案例,强化以案释法、以案示警。

5.提升监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修订水土保持监理规范。各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监管计划管理,统筹确定检查对象和频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重点监管。要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保障经费和装备投入,提高监管专业化水平和现代科技手段应用能力。

二、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6.全面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各地要以流域水系为单元,因地制宜,按照整沟、整村、整乡、整县一体化推进的要求,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制定《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落实《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加快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建设不少于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推进小流域划分工作。

7.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地方专项债券和金融支持政策,推进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实施黄土高原旱作梯田建设,加快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和侵蚀沟水土流失治理。要主动对接农业农村部门,将有条件地区的缓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

8.抓好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有关省区要突出抓好黄河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综合治理,大力开展高标准淤地坝和拦沙坝建设。要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进黄土高原固沟保塬、南方丘陵山地带崩岗综合治理。编制新一期《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老旧淤地坝提升改造方案》并推进实施。

9.加快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投资计划执行。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推进项目开工前的审查审批和招投标等工作,抢抓冬春有利时机抓紧开工建设。要强化台账管理,建立调度督导机制,确保年度投资完成率达到95%以上。水土保持资金要真正用于水土流失治理,保持对脱贫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政策总体稳定。

10.扎实做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督检查。各流域管理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履行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督检查职责,强化项目全链条监管,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通报与整改销号制度。要充分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三、加强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

11.压实淤地坝安全度汛责任。黄土高原七省区要将淤地坝工程防汛责任纳入地方责任体系,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汛前组织开展全面排查,完成受损淤地坝修复和排查问题整改。压实“三个责任人”责任,做好应急避险演练。汛期要强化雨情汛情监测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汛后要及时完成受损淤地坝工程修复。黄河水利委员会要强化督查指导。

12.开展淤地坝工程建设质量专项检查行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黄土高原七省区要重点针对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人不落实和履责不到位、不按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施工、不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和档案资料整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对在建淤地坝、拦沙坝、除险加固淤地坝进行质量抽查。

13.建立淤地坝维修养护长效机制。黄土高原七省区要完善淤地坝建设、管护、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和维修养护资金,做好淤地坝登记销号工作,建立工程维修养护长效机制。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制定淤地坝养护标准,组织开展小型淤地坝调查、淤地坝淤积情况专项调查,制定淤地坝安全管理监测设施、安全预警等技术指南。

14.加强淤地坝“四预”能力建设。黄河水利委员会要进一步完善支撑“四预”功能的淤地坝管理信息系统。黄土高原七省区要强化淤地坝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按照淤地坝安全度汛要求,推动数字底板建设和监控设施建设,与地方气象部门探索建立短临降雨预报成果实时共享机制,以下游有重要设施的大中型淤地坝为重点开展安全度汛预报预警工作。

四、深化拓展水土保持监测评价

15.全面完成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完成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汇总与分析评价,定量掌握全国各级行政区、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和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1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