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文章精选”栏目旨在萃取有深度的思想精华,不限题材、不限流派、不限门第、各种不限,栏目将不定期推出优秀文章,欢迎大家积极推荐,共同促进学术交流与行业发展。推荐途径:给小编留言即可。
本期栏目选编了《人类居住》杂志年第4期的文章《人居理想科学探索未来展望》。在该文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先生回顾了人居环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且提出了“以人为本,关怀居住”的规划理念。
本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24分钟
1
人居理想的萌发与人居事业的起点
一个人的一生不能没有理想,立志是人一生不断前进的动力。要思考我这一生到底想要做什么?想要有何作为?有何抱负和志趣?想要从事什么专业?立志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成长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想而一步步顿悟、提升,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之所以选择建筑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方向是与我青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关系的。
年,我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当时国家正值内忧外患,中国大地战火连连,苦难深重。年少时,蚌埠的叔父经营亏损,不得不将南京的部分祖产典当,凄风苦雨中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年南京沦陷前,我先后到武汉、重庆合川求学,在江苏省办的寄读学校就学二年余。年6月在合川参加大学统招考试,刚交完最后一科考卷,就听到防空警报响起,日本人的战机突然来袭。当时我们赶紧躲到防空洞,一时间地动山摇,瓦砾、碎石、灰土不断在身边落下来。当我们从防空洞出来,火光冲天,大街小巷狼藉一片,合川大半座城都被大火吞噬,我敬爱的前苏州中学首席国文教员戴劲沉父子也不幸遇难了。这些痛苦的流亡经历,促使我内心燃起了战后重建家园的热火,成为日后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高考结束三天后,我怀着“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的抱负,作别国立二中,走进了中央大学建筑系。
在中央大学求学期间,我受教于我国建筑教育先驱鲍鼎、谭垣、杨廷宝、刘敦桢、徐中、李剑晨等诸位先生。群贤学术上的言传身教和生活上的殷殷关切,至今令我感念;在四川的生活经历和学习所获培养了我学术思想的萌芽,基层人居环境建设、住宅研究与建设等都成为我始终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擅长白癜风诊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