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和财富管理不完全是科学,但是常识
文
子岩
1
财富管理
今天,国内随着市民个人财富的增加和逐渐积累,已经产生了一种财富效应。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商业银行推出了大量理财产品,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架构之复杂,可谓应有尽有。一般的消费者(有钱的人),基本是搞不清、看不明、读不懂。不信,拿出一份任何理财产品说明书,都够读一阵子了。
▲图
理财产品品类繁多
财富管理是一个外来词,英文是「wealthmanagement」。这个词产生于年,主要针对的是一些美国精英财富人群,这些精英人群主要集中在摩根斯坦利和高盛等大型投行的客户群体中。其定义是:严谨的个人财务投资咨询服务,包括财务策划、投资组合及相应的财务服务咨询。这绝对是高大上的顾问服务,适用于小众人群。
“理财”往往与“投资理财”并用,因为“理财”中有“投资”,“投资”中有“理财”。正是因为理财的这个特点,人们常常将投资与理财划了等号。
现在市场上大部分金融机构从业员都在以理财的方式推销投资产品,但没有人花时间去搞明白理财的定义及其内涵。
2
财富的来源
人的一生,财富是由不同的收入来源组成的。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虽说很多人都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国家或同一个时间段,但他们进入退休年纪的时候,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是天壤之别。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一句半句可以说清楚的,但是居然还有人努力想将此事讲清楚,他就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AndrewHacker先生。他于年发表了《Money:WhoHas,HowMuchandWhy》(钱,谁持有,有多少,为什么)一书,此书出版已经20年,书中的数据显然已经过时,但数据中所得出的结论,与今天社会的财富分配结构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性变化,只是在比例上有些调整,如美国社会是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图
《Money:WhoHas,HowMuchandWhy》
书中对于社会的财富分配与发展趋势作出了分析和判断,其中强调了财富分配当中理财和财富管理是重要的一环。部分人拥有的财富是来自于理财的收益,越是接近退休年龄,或是已经进入退休年龄的人,其理财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无论是理财还是财富管理都不是一个十分高深的学问,涉及的东西不深,但是面很广。
人一生中面临的重要经济决策之一就是要决定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如何积累财富。无论什么人,生命只有一次,在这一次的生命当中,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积累足够的财富,是大部分人关心的问题。很多人错失了积累财富的机会,或者没有积累财富的能力,给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带来了很多财务上的烦恼。所以掌握一些基本原理,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3
投资与理财
正如上面所讲,投资是理财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投资之前,有四个要素必须掌握:回报率、风险、流动性、课税。任何一本理财的书都会提到这些内容,理解他们并不难。投资者要找的投资标的是:低风险,低回报率,较好的流动性,课税尽量向后延迟,但要有较长的投资时间,最好有三、四十年时间,因为在这样的投资中唯一能够起到发酵作用的就是复利,而复利的决定因素就是时间—耐力。
另外,财富的积累来源于个人的生活方式。人的一生当中所赚取的所有收入,减去所有的花费与开支,是其净值。人们努力赚钱,当中包括主动和被动的收入,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努力克制和控制开支。
AndrewHacker教授在书中提到,纽约律师人均收入高于德州的会计师,但在退休的时候,德州会计师人均资产要高于纽约律师的平均资产。其原因之一就是,虽然纽约律师们收入高,但是他们生活在大都会城市当中,生活成本高,消费水平高,加上大都会生活当中各种高消费诱惑,久而久之,纽约的律师养成了一种爱消费和高消费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最终导致了他们财务上的损失。
俗话讲的好“赚的没有省的准”。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除了他在股票投资上的一些斩获之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躲藏在低消费地区,尽量减少自己的开支,利用各种合法手段延迟所有的赋税,最后利用长达56年的复利,赚取了惊人的财富。
理财和财富管理不是科学,更多的是常识,理解上不应该有任何问题,难在坚持价值投资人生观,并长期付诸行动。
-END-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254.html